3回到家掌燈做飯,每人加一碗菜葉面糊糊,個個吃得心滿意足。
“老趙,這幾天你就一起吃算了,莫嫌臟,不過多一雙筷子嘛。”劉老爹把許前進借給趙眼鏡用的鐵鍋,架好在那個還沒有拆掉的土灶臺上,邊洗鍋邊拉家常,“我燒一鍋水,你燙一燙腳,肯定出泡了。明天還得勞動哩。”
“好啊,老劉,我這啥東西也不齊全,就麻煩你了。”趙眼鏡萬分歉意。劉老爹哪里知道,南瓜飯和面糊糊,已經吃得他感激的眼淚直往心里流。
“趙叔叔,你到堂屋教我下象棋好不好?”劉大旗昨天第一次看見象棋,心里很好奇,一直惦記著放不下。這時候突然想起來,拉著趙眼鏡胳膊不停晃動,一副調皮的童憨樣,態度卻誠懇。
“大旗,叔叔今天累了,別煩他,早點洗,早點睡。”劉老爹發出警告,忽然想起有一件事,“大旗,到三棵樹撿白果,你還沒帶趙叔叔去呢。”“老劉,沒事,時間還早,孩子想學,我教他。空閑的時候我們再去三棵樹。”借著廚房的燈光,趙眼鏡摸進廂房,拿起小桌子上的象棋袋來到堂屋。
劉大旗已擦燃火柴點亮煤油燈。趙眼鏡把燈挪到八仙桌邊角,拖一拖椅子,解開棋袋,拿出塑料紙棋盤鋪好,把象棋倒在棋盤上。嘴里一邊說,“這是棋盤,這是棋子,神農架樺木做的,分紅色和黑色兩種顏色。”
“大旗,你還沒上學,認得字不?”趙眼鏡若有所思,拍拍后腦勺,透過眼鏡片盯著劉大旗問。
“我上過育紅班,劉老師教過我們。”
“哦?是吧,今天怎么沒見你上學?”
“我爹說,劉老師結婚了,沒老師,不上學。我爹在家教我背三字經,教我數數,還教我講三國呢。”
“哦,你先背幾句我聽聽,我再教你下象棋,好吧?”
“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柕。荀季和,有義方;教八子,名俱揚。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好!好!背得很好!你還會背什么?”
“我還會背百家姓。趙錢孫李……,趙叔叔,你是不是姓趙?是不是趙錢孫李的那個趙?”
“對啊!就是那個趙。百家姓排名第一位。”
“哇!第一名!好棒!”
“你們姓劉的排多少名,知道嗎?”
“知道!我爹教我好多回了。祖-武-符-劉。百家姓一共有438個姓,我們姓劉的排在第252位。”
“嗯,你真棒!記性真好。”
“《三國》你都喜歡誰?”
“三顧茅廬諸葛亮!還有劉關張三結義!我爹說諸葛亮就在我們楚陽。”
“嗯,不錯!”
趙眼鏡忽然想起自己在家時,是怎么考大女兒趙美麗認字的。他拿起一顆紅色棋子問劉大旗。
“大旗,這個字念什么?”
“土!”
“再想想。”
“就是土。人、土、田的土,劉老師教過。”
“大旗,土字下面一橫長一些,這個字下面一橫短一些,不認得吧?這個字念士、士、士,從士兵到將軍的士,戰士的士。知道不?”劉老爹不知不覺走進屋,端著一盆熱水,騰騰冒白氣,覺得劉大旗耍小性子可不好,放下盆,用手指在桌子上寫著“土”字、“士”字給他看。
“趙同志,你辛苦了,趁熱燙燙腳。”
“老劉,太客氣了!你叫一聲,我自己來端水的。”
“沒事。大旗想學象棋,認字少,我看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啊。”
“嗯,有空先教他認字。你們三劉村沒學校啊?七歲該上小學了。”
“只有一個育紅班,開了兩年,劉老師結婚嫁到外村去了,一直沒找到代課老師,好多娃子沒學上。”
“也沒有小學、初中嗎?”
“沒有,這里偏僻,人口也不多,愛上學的娃子也少。村里窮,小學校一直辦不起來。我們家后院,解放前辦過私塾,撤了十多年了。”
“老劉,孩子們不上學怎么能行呢?大旗他們總不能就像一個跟屁蟲,整天跟著你們大人們上山下地,一輩子不出山吧?”
趙眼鏡聽說這些事,心里悶悶不樂。洗完腳收拾好象棋,看看劉老爹,跟大旗打個招呼,獨自爬上二樓,記下當日見聞,感慨好一會才進入夢鄉。
關于長江中文網 | 客服中心 | 榜單說明 | 加入我們 | 網站地圖 | 熱書地圖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鄂網文【2019】4555 271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鄂字5號 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鄂B2-20120044 鄂ICP備16020266號-5
客服電話 010-53538876 湖北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百度統計
發表評論
溫馨提示:請不要從WORD中直接復制書評,會造成格式錯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