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回廊的拐角時,嬋兒帶著幾分神秘和恐懼的神色看著連玉,悄悄地問:“你爹爹真的要租我們家的舊宅院?”連玉看著嬋兒古怪的神情大為不解:“嗯,是宋爺爺讓我爹爹租的,說這是他從前的老宅院,后來賣給你家了,如今,你們搬了新家,這老宅院就空起來,所以,他寫信給你爹爹,讓你爹爹把它租給我們家,我爹爹預備租來開館教書,且那兒離聞道書院只有一墻之隔,爹爹想把弟弟送去那里發(fā)蒙呢!”
“連玉,有件事,我想告訴你,可是,又怕我爹爹……”嬋兒看著連玉的眼睛,吞吞吐吐的:“可你,又是我的好朋友,怎么辦呢?”
“嬋兒,好朋友就應該開誠布公,不是嗎?我不告訴你爹爹,他就不會知道。”
連玉看著嬋兒那帶著幾分驚恐的臉色,覺得她肯定知曉關(guān)于那座老宅院的秘密,為著爹爹和一家人的安全,她不得不從嬋兒嘴里套出點東西來。
“那……咱們拉鉤!”嬋兒伸出小指。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連玉伸出自己的小指,勾在嬋兒的小指上。
“那宅院不干凈……我也是無意聽我們家的丫鬟丁香說的。
”嬋兒將嘴巴湊近連玉的耳朵,悄悄地說,她嘴巴呼出的熱氣,弄得連玉的耳根癢癢的。
這時,連云開和孫千總無意回頭看了她們一眼,見兩個小孩無比親密,不由得會心一笑。
“不干凈?哈哈……那有什么?時間長了,自然落滿了灰塵,我們自己打掃打掃就干凈了嘛!”
連玉很不以為然,覺得她這是千總小姐的大驚小怪!
“不是你說的這種‘不干凈’,而是……而是……它里面有臟東西!”
嬋兒說完自己捂住了嘴巴,似乎生怕有什么東西在跟蹤她,能隨時聽到她的話。
“那不都一樣嗎?總之,臟了我們打掃干凈就是了嘛!”連玉很不解地看著嬋兒,不明白她為何這樣一副驚恐表情。
“哎呀,不干凈就是……它鬧鬼!”嬋兒一著急就干脆直接說出來了。
“啊……”連玉也呆住了,嘴巴長成圓圓的“O”字型,好久才失神地說:“我爹爹他還不知道……”
“連玉,你答應過我的,剛才咱們還拉了勾,你不能告訴我爹爹,也……也不能告訴你爹爹,因為,他會告訴我爹爹的。我爹爹要是知道了,他會責罰丁香的,我爹爹平時最憎惡這些嚼舌根、傳播謠言的人,說誰敢違背他定下的家規(guī),他就會割掉誰的舌頭。我爹爹的脾氣我知道,他說到做到的!”嬋兒看到連玉的表情,似乎為他爹爹擔心,著急了。
“嬋兒,放心吧,從小爹爹就告訴我,‘子不語:怪力亂神’,我不信這個。你倒是詳細說說看,怎么個‘鬧鬼’法?沒準就是小偷在裝神弄鬼呢!”
連玉雖然年紀小,然而聰明好學,這些年跟著宋爺爺,見識了不少稀奇古怪的東西,宋爺爺那種叛道離經(jīng)的思維也傳給了她,思維敏捷,有時候竟然不像個六歲的孩子,而是像個小大人。
“不會……丁香說,那日她跟宋媽一起去打掃院子,收工比較晚,就聽見中廳里傳出女人的哭泣聲,她們點著燈想去看看,卻看到長長的影子,還有長長的指甲,她們嚇得撒腿就跑……回來,竟然嚇病了,卻不敢說。”
嬋兒復述丁香的鬼故事的時候,不禁打了個寒顫,連玉看著她驚恐的眼神,忽然也不安起來,感覺渾身起雞皮疙瘩:該不該告訴爹爹呢?
掌燈時分,孫家開飯了。
一張大圓桌在中廳,是男人們在喝酒,孫千總將他的內(nèi)兄以及數(shù)名心腹手下請來作陪;一小圓桌放在偏廳,圍坐著連玉、嬋兒、蕭文雄、連云,還有一旁侍奉的丁香,菜品與大圓桌一模一樣。
這晚宴實在是太豐盛了!
火鍋兩品,為八寶奶豬火鍋,醬燉羊肉火鍋,汆魚脯,煨鵪鶉,醬板鴨、剝殼蒸蟹,雞絲煙筍,油炸小黃魚,栗子炒雞、杏酪,三層玉帶糕,桂花栗子糕……
連玉和連云看直了眼,打生下來她們就沒有看見過這么豐盛的晚餐,連云眼睛盯著那剝殼蒸蟹和油炸小黃魚,狠狠地吞咽了幾口口水,那香味仿佛飄進鼻子里,立即把肚子里的饞蟲兒都齊齊勾出來了,但見嬋兒沒動筷,他也不好意思動。
蕭文雄則似乎熟視無睹,他默默地坐在一方,耷拉著腦袋,偶爾抬起頭,迅速地掃了連玉他們一眼,然后,又飛快地低下頭,不出一言。
倒是嬋兒與連玉相談甚歡。
“你們晚餐……每天都是……這么豐盛?”
連玉本想說“奢侈”的,恐拂了人家的盛情,遂改作“豐盛”。
她很詫異地看著嬋兒,她實在不明白,為什么要這么奢侈,其實,大火鍋一個足矣,葷菜三兩個,羹一個,點心兩盤,足矣,不過四個小孩啊。
“……”嬋兒語塞,自己也不明白,因為素日,爹爹也是節(jié)儉得很的。
“老爺一向節(jié)儉,但今日,老爺說,今日來貴客了,要好生款待,所以得意叫管事去集市買來做的,還請了最好的廚子上門來做!”
老仆吳媽沖著嬋兒使了個眼色,搶著答道。
“恩,也許就是因為今天你們來了,所以爹爹很高興……”嬋兒看著連玉,用命令的口吻:“咱們開吃吧,今天不吃完,大家不許走……”
“就咱們?……”連玉以為自己是聽錯了。
“不,還有吳媽和丁香。我們只管吃,吃剩下的,由丁香和吳媽負責凈盤!”嬋兒任性地拿起筷子。
連玉不經(jīng)意地看了丁香一樣,丁香的目光也向她慢慢移過來,落在她的面孔上。
連玉發(fā)現(xiàn)她的目光有些躲閃和游離,暗想,什么時候能呆在這里,和丁香姨說說話,看能否套出那日的情形,光聽嬋兒的轉(zhuǎn)述,總是不行的,偏題走樣的事,時有發(fā)生。
宋爺爺臨終前告訴她:人們說,凡事耳聽為,眼觀為實,不可輕易聽別人的判斷。凡事,自己該去探一探。
親們,走過路過,別忘了收藏和推薦,謝謝大家!
關(guān)于長江中文網(wǎng) | 客服中心 | 榜單說明 | 加入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熱書地圖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鄂網(wǎng)文【2019】4555 271號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鄂字5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鄂B2-20120044 鄂ICP備16020266號-5
客服電話 010-53538876 湖北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百度統(tǒng)計
發(fā)表評論
溫馨提示:請不要從WORD中直接復制書評,會造成格式錯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