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圓凈法師講完這個故事,唐梓又感覺背后涼颼颼的。
這個息休和尚的事情,初聽起來感覺稀松平常,但是越琢磨越覺得恐懼。
因為這樣的事情有可能發生在身邊。
越接近日常生活的東西,給人帶來的恐懼越真實。
不過這個故事,并沒有完全解決唐梓心中的疑問,無法解釋那些人看待他的態度。
唐梓道:“息休和尚死得莫名其妙,的確很可怕。但是為什么大家都不敢談論這件事情?好像害怕惹火燒身似的。而且為什么大家都這么怕我呢?看到我就好像看到鬼一樣。就算是看到老虎也沒有跑得這么快吧?難道我長得像息休和尚?”
圓凈法師說:“稍安勿躁。雖然息休和尚死了,但是這個事情才剛剛開始。等到聽完后面的故事,你的很多疑問都會得到解答。”
唐梓問道:“可是主角都死了,故事還怎么講啊?”
圓凈法師說:“這個故事分為兩個部分,有兩個主角,一個是息休和尚,一個是工匠。還記得故事中的工匠嗎?”
“當然記得。”
在圓凈法師剛才講述了木人故事中,息休和尚的木頭小人被圓凈法師燒了,他卻病得更重了。圓凈法師去找了工匠,刻了一個跟他一模一樣的木頭小人。
但是為時已晚,息休和尚還是去病重去世了。
聽圓凈法師這語氣,工匠身上的故事比息休和尚更加曲折離奇。
唐梓迫切想要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但是也只能耐著性子,聽圓凈法師娓娓道來。
圓凈法師讓門外的小和尚端了兩杯茶過來,和唐梓一人一杯。老和尚喝了半杯,潤潤嗓子,念了一聲佛號,繼續他的講述。
這個工匠是舞陽縣本地人,但是在京城待過一段時間,在京城拜訪過名師,學習雕刻,是見過世面的人物。
武元衡遇刺一案發生之后,工匠覺得京城太危險了,充滿了刀光劍影,爾虞我詐。他害怕自己卷入到大人物的恩怨糾葛之中,于是回到了舞陽縣,過普通人的平凡日子。
然而他的平凡的日子被息休和尚的木人終結了。
雖然木匠雕刻的木人并沒有挽救息休和尚的性命,但是別人本來就沒有指望他能救人。在息休去世之后,他反倒是出名了。
因為他刻的木頭小人實在太逼真,簡直跟息休和尚本人一模一樣。見過他的作品的人都夸他手藝精湛,爐火純青,算得上是舞陽縣第一人。
這時候京城正在流行雕刻木頭小人,這股流行的風吹到了舞陽縣。
有人說就是工匠帶過來的風尚。
舞陽縣有很多人喜歡上了雕刻木頭小人。不僅可以通過雕刻木頭小人結交朋友,還能靠木頭小人賣錢。
誰的技術好,誰就受歡迎,誰就能成為有錢人的座上賓。
工匠因此出名,結交了很多朋友。
有些的千金小姐甚至會請工匠來雕刻夢中情郎的模樣,以解相思之苦。
也有的地主老財請工匠把縣城內青年才俊的模樣都雕刻出來,給自家寶貝女兒選。
哪個青少年最入千金的法眼,就派人去哪家提親。
年輕人都希望自己受千金小姐青睞,所以先后找工匠幫忙,花錢請他把自己雕刻得更英俊一點。
此外,縣衙也找他幫忙。
縣衙要抓捕通緝要犯,便請他來雕刻通緝犯的模樣。
工匠成為整個舞陽縣最出名的人。
他雕了很多作品之后,想起了息休和尚的事情。
很多人都說息休和尚雕刻的木頭時太用心了,用盡了全部精力,以至于把自己的部分魂魄分給了木頭小人。
雕得越像,便有越多的魂魄分到木頭人身上。
此后,木頭小人和主人性命相系,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把小人給燒了,那么小人和主人就會一起死亡。
木頭小人完工后,擁有了獨立的思維意識。他就跟傳說的鬼一樣,需要吸取活人的陽氣。
如果自己和木頭小人在一起生活,木頭小人有可能取代雕刻者,木頭小人變成主人,主人變成木頭小人。
木頭小人也可能徹底吸干主人的陽氣,甚至吸干他的生命。
工匠雕出來的息休模樣的小人,雖然也很想息休,但是他并沒有息休那樣用盡自己所有的精力,沒有分魂魄給木頭小人。
所以圓凈和尚還是死得凄慘。
工匠不由得思考,這些說法是真的嗎?
他想試一試。
因為他不愿意別人批評他,說他雕刻作品,只用了技術并沒有用心。如果自己雕出來的木頭小人活了,那就沒人能非議他了。
身為一個手藝人,他把手藝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重要。
但是他擔心自己跟息休和尚一樣,被自己雕出來的木頭小人吸干陽氣而死。
最關鍵的是,他想試一下,是不是真的能雕出有生命力的東西?
如果雕出來了,豈不是要名揚四海?
最終,他還是被好奇心戰勝了。
萬一木頭小人活了,要吸他的陽氣,他就離木頭小人遠一點就是了。
他下定了決心,照著鏡子雕刻自己。
不愧是高手,他雕刻出來的小人栩栩如生。
在他數不清的雕刻工作中,這次雕刻最為用心,甚至說得上嘔心瀝血,真有一種把部分魂魄分給木頭小人的感覺。
這個小人好像真的活了。
他下意識修飾了自己原本相貌氣質上的缺陷,使木頭小人更加完美無缺。
這是他最得意的作品。
所以他經常欣賞自己的木頭小人。
因為太像了,欣賞木頭小人,就等于欣賞他自己,就跟照鏡子一樣。
他終于明白了顧影自憐是什么感受。
一段時間之后,他發現這個木頭小人居然說話了。
他又驚又喜。
驚的是害怕木頭小人吸干他的陽氣。
喜的是他終于雕出了有生命力的作品。
現在沒人能說他雕刻作品不用心了。
他跟別人分享他的喜悅。
但是只有他自己能聽到木頭人說話,別人都聽不見。身邊的親朋好友都覺得他瘋了,勸他去看病,有人勸他去寺廟里燒香拜佛拜一拜。
這個太像人的木頭小人,實在太不吉利了,看一眼心里都瘆得慌。
工匠不在乎別人怎么看他。
他很享受木頭小人的陪伴。
木頭小人善解人意,工匠和它聊天很愉快。木頭小人總是能搔到癢處,工匠對他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有時候工匠會拿一壇酒,拿兩個杯子,和木頭小人對飲。
木頭小人說男人都是凡夫俗子,女人都是庸脂俗粉,根本不配跟他一起玩,只有他自己才能跟他自己一起玩。
后來他就把木頭小人當成了自己的至交好友。
他也跟木頭小人一起吃飯,一起睡覺,就跟當初的息休和尚一樣。
一段時間之后,工匠變得十分的虛弱,仿佛被木頭小人吸干了陽氣。在這點上,他也和息休和尚一樣。
工匠的家人去求助圓凈法師。
圓凈法師也無可奈何,勸工匠離木頭小人遠一點,工匠完全聽不進去了。圓凈法師又給他請醫生看病。
但是醫生開的藥對他的病情毫無作用。
圓凈法師想把他的木頭小人給燒掉。不過他也聽說過木頭小人和主人性命相關的說法,害怕燒死了小人就等于燒死了主人。他又想著把木頭小人偷出來,放在佛祖的金像下面,請求佛祖保佑工匠。
但是工匠預料到了圓凈法師的反應,死死地抱住木頭小人,聲稱片刻也離不開它。
工匠的家人不愿意看到工匠被自己雕刻出來的木頭小人吸干陽氣而死,于是趁其不備,把它偷出來。
他們不信邪,一把火燒了。
木頭小人被燒掉之后,工匠變得更加虛弱。
他自知命不久矣,來中岳寺求佛祖保佑,說他知道自己錯了,不應該挑戰禁忌。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希望佛祖給他一次改過的機會。
他在中岳寺跪了很久。
不知道是佛祖沒有聽到他的祈禱,還是佛祖也無法改變他的命運,工匠還是死了,死的樣子和息休和尚一模一樣。
木頭小人連續害死兩個人。
這終于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但是人們對它的好奇大過對它的恐懼。
更多的人躍躍欲試。但是人們也害怕步息休和尚和工匠的后塵,思索著萬一自己雕出來的小人也活了,該如何應對?
有人總結出一個規律:如果聽到自己雕出來的木頭小人說話了,或者感覺木頭小人特別像自己,看它就好像照鏡子一樣,就說明他吸收了自己的魂魄,活了。
后來不知道從哪里傳出來一種說法,說解決辦法就是把活了的木頭小人埋在土里,從此都不接近。反正千萬不能把它燒掉,也不能把它毀掉。
這樣主人失去的魂魄就會慢慢回到身體里。
而木頭小人變成原來的普普通通木頭。
此外并不是所有人雕出來的人木頭小人都會活。只有高明的雕刻者才能賦予木頭小人生命。
很多人都想挑戰自己,雕刻自己,證明自己比別人更強。
其中包括一個叫汪響元的布商。
汪響元也去過京城,也拜訪過名師,但是只學了一點皮毛。聽說了息休和尚和工匠的事情后,他在家里苦練技術。終于雕刻出一個跟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木頭小人。而他也毫無意外地漸漸沉迷,跟小人同吃同睡,日漸消瘦,仿佛也被吸了陽氣。
他的家人慌忙把他的小人埋起來,埋在了一個他找不到的地方。他非常的憤怒,甚至要持刀砍人。但是他的家人為了他的性命著想,都咬牙不松口,說是小偷偷走了他的木頭小人。
一段時間之后,他的健康果然恢復了一些。
家人都為他高興。
看來把活過來的木頭小人埋在土里隔離,是最有效的活命的方法。
但是沒有想到,汪響元有一個生意上的競爭對手。
這個競爭對手想報復他,居然花巨資收買了他的老婆,打聽到了埋葬的位置,然后把埋下去的木頭小人又挖出來了,最后一把火燒掉。
沒多久,汪響元也死掉了。
三個人的死亡應該給所有人警醒。
但是有人偏偏不相信。
有一個和尚覺得這些被木頭小人害死的人都是心有雜念的人,像他這種六根清凈之人肯定不會受小人傷害。
他也想試一試。
關于長江中文網 | 客服中心 | 榜單說明 | 加入我們 | 網站地圖 | 熱書地圖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鄂網文【2019】4555 271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鄂字5號 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鄂B2-20120044 鄂ICP備16020266號-5
客服電話 010-53538876 湖北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百度統計
發表評論
溫馨提示:請不要從WORD中直接復制書評,會造成格式錯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