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蜜桃av_国产成人精品视频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缚视频在线观看

  • 送禮物
  • 打賞
  • 上一章
  • 下一章
  • 追著幸福夢想跑第23章   23

    第23章   23

    作者:艾小白    

      江秋實認真地跟賈老爹學了一周。開竹、鋸竹、打孔、拋光、水煮、上蠟、編織,最后總算弄出那一塊桌子大的席子來。

      江流為了感謝賈老爹,這些天每天晚上都要陪著賈老爹喝上一杯。

      最后一天,賈老爹拍著江流的肩膀:“你這丫頭,老不錯的。以后,等著享福吧。”

      江流也特驕傲地挺了挺腰板:“那是肯定的。”

      賈老爹夸完江秋實還不夠,又夸了梁余:“江流啊,梁老師這個小子也不錯的。看著面冷心可軟了,陪你們家秋秋,合適的。”

      江流嘿嘿笑了兩聲:“梁老師,長的也好看。”

      饒是一向不驚與色的肖金鳳都尷尬的變了臉,她對著安靜吃飯的梁余不自然地笑了笑:“梁老師,喝多了,醉話,你別往心里去。”

      江秋實也很尷尬,只能轉移了話題:“梁老師,明天去竹廠破竹,拉回來,估計等晚上了。后天,我們殺青。”

      江七一在賈家莊的路上就修好了,要復刻造紙術。她選了黃巖千張紙的做法。

      她跨過了在竹筍期去雄留雌的步驟,請經驗老道的賈春選擇了雌性的新竹,用開籜(竹筍外層的皮)的伐以作料。竹子砍成五尺一根的長度。

      而江秋實說的殺青,按照《天工開物》里來說,應該是把竹子直接泡在水塘里,泡個一百天,褪去粗殼和青皮。后來匠人們用石灰加速殺青,一層石灰、一層竹子,層層疊加,然后水池加水。

      江流在她努力學編席的幾天里,在灘地那邊挖了一個池子,就等她驗收了。

      岑佩最近一直跟江秋實,所以對殺青一事很熟悉。

      但是他跟江七一兩人都怕肖金鳳,吃飯的時間是真正的食不言,這時候岑佩眼睛一亮:“我們真的能用竹子造紙嗎?”

      江七一瞥了他一眼:“不是我們,是我小姑。”

      岑佩鼓著腮幫,爭辯道:“我就是這個意思啊。”

      江七一無語了:“岑佩,你這樣有意思嗎?”

      岑佩晃著腦袋:“有意思啊,當然有意思啊。略略略。”說著還吐著舌頭做了個鬼臉。結果一不小心頭一歪,掃到板著臉的肖金鳳,頓時如鵪鶉一般,安靜下來了。

      飯還沒吃完,江豆豆邁著小短腿進來了:“鵝叔叔,大鵝到現在還沒回家。你去幫我找一下啊。”

      岑佩拒絕,臉上寫滿了為難:“小豆豆,我幫不了你。”

      江小小從后面跑了過來:“鵝叔叔。你可以的。它聞到你的味道,一定會出來的。”

      岑佩:我就是因為知道我招它才拒絕你的。

      那邊喝高了的賈老爺子,渾濁的眼睛亮了起來:“找鵝,找我啊。我以前,可是給地主家放鵝的。”

      江豆豆歪著頭:“什么是地主啊?”

      岑佩拍了拍額頭,完,江豆豆一千問又要來了。

      他蹭的站起來,大有舍我其誰的悲壯感:“走,找鵝去。”

      他外八字的扭著身子,很威風地走了出去。江豆豆和江小小一旁激動地跟著。岑佩扭回頭,就看到江七一手遮住了額頭。

      雖然她對自己不夠寬容,但他不跟女孩子計較。他對著江七一招手:“江七一,你快來,我有夜盲癥。需要你打燈呢。”看他,就是這個高超的解救她于肖老師的恐怖凝視中。

      江七一:我信了你的邪。

      那邊江豆豆拉著岑佩的手:“鵝叔叔。什么叫夜盲癥。”

      岑佩心不在焉,只對著江七一挑眉,越挑越著急,江七一怎么就那么笨了呢:“就是夜里看不見。”

      “那為什么會看不見啊?”

      “黑夜本來就看不見。”他有點敷衍。

      “那為什么看不見呢?”江豆豆異常執著。

      岑佩沒理他,決定最后一次解救江七一:“江七一,你快點啊。”

      賈老爹瞇著眼睛往站著人的地方望去:“咦?這是小建設嗎?他怎么還這么年輕啊?”

      江流只是微醺,還不是與岑佩認錯:“那是岑佩,小建設的孫子。”

      賈老爹眼睛花了,嘴也不利索了:“那他為什么一直叫江七一啊。”

      “哈,我知道了。”他拍著桌子,“他們是不是在談朋友?”

      江七一連忙搖頭,岑佩就一小p孩,未成年那種,她的多么喪心病狂去禍害岑佩啊。

      賈老爹才不管后續如何呢,他陷入了沉思,之后湊近江流:“你爺爺當初和小建設有個娃娃親,你知道嗎?”

      江流嚇得酒都醒了,又問了一遍。

      肖金鳳伸手掐了一個把江流:“都玩笑話,還問什么問。”

      江流吃痛的呼了一聲,一想,也是,這么多年也沒聯系過,而且他家也就一岑佩,都還不滿十八歲,真沒什么可想的。

      江七一終于出去了,寂靜的江莊一下子就吵鬧起來了。

      幾個孩子都出來了,岑佩被江七一支配著,不情不愿地呼叫著大鵝。

      梁余從江秋實家里出來,就聽到遠處傳來的歡笑聲。這里雖然沒有城里的燈火輝煌,卻很踏實。就像那灶膛里的火,很溫暖,也充滿了希望。

      第二天,他們的行程被推遲了。

      市里的考察團來了,竟是市長親自帶隊。市長一來,鎮里的領導一個不缺,就連其他村的村長,也都來了。

      江莊村民每一個都是建設者,更加不可能缺席,這不,浩浩蕩蕩一群人跟著考察組后面。

      市里的人對江莊不了解,但其他村的村長誰不知道江莊什么情況。

      那么多的地,如今被分割成一塊塊區域,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江海他們的大棚生長基地。一眼望過去,都看不到盡頭。

      有人不免就酸起來:“江川,你們這個大棚的規模太大了,這么多菜,別到時候都爛在地里。”

      江海直接給頂回去:“阮村長,你可瞧好吧。我們這個菜,是要賣到全國去的。”

      “你就吹牛吧。還全國。等你運過去,都爛掉了。”阮村長當著市長怎么也要戳破江海的話,還全國,這不是吹牛,是什么。

      江海滿臉鄙夷:“阮章,你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別人做不到的。”

      “農村電商知道不?”他完全不杵市長在一旁看熱鬧,“國家給我們支持,我們必須自己找到出路,動起來。”

      “我們這個大棚基地,請了農科院的專家,從種子到種植,我們都是無污染無農藥的有機綠色食品。”

      “城里的人現在需求什么,無公害綠色食品”

      “我們好產品,不怕藏得遠。”

      “再說,也遠不了,有電商平臺在呢,我們江莊的綠色蔬菜自然可以走到全國千家萬戶的桌子上。”

      市長這才打斷他:“全國這個目標還是可以有的。不過你們還沒開始走,就想著跑了啊?還是得走穩當了。”

      江海憨憨的笑了兩聲:“市長,您說得太對了。我這不是把心里的目標說了出來嗎?現在,我們肯定是在高質量上下功夫的。產品不好,做不出特色,一切都是白搭。”

      市長掃了一圈低頭不語的其他村村長:“打通最后一公里,可不是等著外面打進來。江海,你這個想好很好,國家給再多的政策,你要沒東西,打通再多的路,也沒有用。”

      其他村長互相對視一眼,面上虛心受教,但內心還是不相信江海這個基地能做成的。

      吳梅推了推江祥華,江祥華腆著臉:“市長,您去看看我那個果園?”

      “走,看看去。”

      去果園,勢必要路過三湖。

      江有根三兄弟老實,被喊出來,也只會把種好藕,養好魚掛在嘴上,其他一句都憋不出來。一旁的江有才急了。

      “市長,這是三湖風景區。等那邊度假區建好,夏有荷葉魚田田。觀賞、養殖兩不誤。”

      “一年有四季,你們只有夏天的荷花那可不行。”

      “那肯定不行,光禿禿的。”江有才連忙擺手,“愿意來這里度假的,有一半是因為景色好來的。我們梁老師早就規劃了,您一會去看我們效果圖就知道。那四季的景色,呵呵,我都想把搬到這里來住。”

      江有跟這回倒是說話:“那不行,那是要收費的。”

      江有才摸著自己的頭發:“住一晚的錢,我還是有的。江川,到時候給我打個折。”

      江川能說什么,只能點頭。村民如此好客,他還能說什么呢。

      考察組是看過效果圖,都跟著小,其他沒見過的,只能是屁股決定腦袋:“江川,我們都是浦江鎮的,你們怎么規劃的,說給我們聽聽唄。”

      江川確實沒想到市長會親自來,但對其他村,江川真沒那么多的好心:“當時我說出去學習人家的發展經驗,你們覺得人土風情不一樣,要為政府省錢。”他說話還是克制的,當初一個個背后說風涼話,打量他不知道呢。“我們現在還是百廢俱興,說什么都是空話,等我們做好了,你們再來看,反正我們距離也近,來回方便。”

      江建設的拐杖不動聲色地敲在江川的腿上。

      江川往前快走了幾步:“市長,那邊是養殖中心,主打走山雞和土雞蛋。江河是養雞的老手了。這邊,我們打算搞黑豬養殖。這邊沙地,老楊也承包了,種蜜心紅薯。”

      “全部都盤活起來,不錯。”市長點了點頭,看了一眼不提轉眼間的江有才,“老大哥,你有什么計劃嗎?帶我也看看去?”

      江有才昂起頭:“我準備養鵝。”

      見別處的那些村長哄笑,他翻了個白眼,一群沒見識的家伙:“不只是用來吃的鵝,還有觀賞鵝。我可是特意申請了一塊地,到時候專門建一個擼鵝館。”

      “那是什么東西?擼什么?”

      “不懂了吧。”江有才得意地晃著腦袋,“城里有人把豬當寵物養,也有把鵝當寵物養的。我們家也有一只寵物鵝,那得伺候的比孩子還金貴。”

      市長聽了有點興趣:“一會去你家看看。”

      江有才紅著臉擺手:“家里太亂。一會我讓我家的,給抱到村委去。”

      “那可不行。當寵物養的鵝,我還沒見過,你滿足一下我的好奇心,讓我長長見識。”

      市長來這一趟,不知看了村里的項目,也去看了江秋實的小島。

      因為船只有限,市長就帶了文化宣傳口的一位領導,這位是聽說江秋實要作傳統文化的宣傳,硬是腆著臉跟著一起來的。

      鎮里的領導和其他村的都被江川拉回去村委,只江秋實和梁余跟著。

      但江昊也默默地隨行。

      江秋實跟梁余交換了下眼色,沒吭聲。

      江秋實跟市長詳細地介紹了自己準備做的項目:“……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以還原傳統工藝為主。”

      “這個確實不錯。”宣傳口的那位頻頻點頭,站在對著石灰的坑旁邊,“這是用來造紙的?”

      江秋實點頭。

      “你有沒有想過,不成功?”

      江秋實不在意地搖了搖頭:“哪有一次就成功的。一次不成功,就再來一次唄。我們現在已經是站起前人的肩膀上了,這點挫折都承受不住,還傳播什么文化啊。”

      對方點頭:“我聽說,你除了宣傳,以后還被開創自己的品牌。那你有沒有想過,別人會說你吃傳統文化的福利。”

      江秋實搖了搖頭:“我們祖輩傳來的東西,不是陽春白雪,它們本來就是從群眾中來,自然也要走到群眾中去的。”

      “說個不恰當的例子,千層底的布鞋,它做出來就是給人穿的,沒人穿,又怎么知道鞋耐穿呢。”

      “通過宣傳傳統文化而變現,我不覺得有多無恥。隨著網絡的不停發展,利用互聯網的便利,今天我的視頻引起關注了,明天會有更有的人,因為興趣或者因為其他原因,也走進大眾眼里,這些舉動,在形式上來說,展現的都是文藝復興。”

      “更多的人通過網絡,了解到我們以前有這么偉大的發明。”

      “這個目的就達到了。”

      “而我們通過這個方式,推進個人品牌,實現經濟效益,這不正是新時代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便利嗎?”

      “我們這種,應該叫自媒體人吧,在自己發展的同時,帶動家鄉經濟發展,解決就業,這跟鄉村振興并不沖突,我們這應該算是農村電商的另外一種擴充。”

      “這其實多方共贏,我不怕別人說。而我,用我的名字,為品質做保證,這將是我呈現給大眾的誠意。”

      005“小江說得不錯。這也是我們今天要考察的一個新方向。”一行人回到村委,“電商得有好的產品,什么是好的產品,什么是特色產品,這是所有人要思考的問題。江莊現在這個嘗試就很有特點。農業是民生,這條路可以穩扎穩打,旅游業,等建設好,廣告一打,慢慢就能吸引客流。村民們把手工業帶起了,目標不能只定在游客身上。好的東西,得走得更遠。”

      大家早就聚在村委。馬牡丹伸手推了推一旁的劉春花。見她很矜持地整理頭發,她索性自己開口了:“市長。難怪您是市長了。格局要大,目光要長遠。我們可不會只盯著游客薅羊毛,當然,那也是我們東西好。我們有政府的支持,有好產品,還愁賣不出去嗎?”

      其他村也有人認識馬牡丹,知道她就是一大喇叭,家里長短還行,真要做事實,那人是不相信的:“馬牡丹,那你有什么計劃?”

      “我。”馬牡丹眼睛一轉,“我可不告訴你。萬一,你回去抄襲我,怎么辦?”

      “你有什么好抄襲的?抄襲你包打聽嗎?”

      引起眾人一陣哄笑。

      “我告訴你,你還別瞧不起人。”馬牡丹可不像江川,不在意他們的冷嘲熱諷,什么出風頭賣弄到市長面前了,什么也不知道提攜兄弟村了。呸,一個個的,就想著躺著等人喂飯呢。

      “你們不就是覺得我們江莊最窮嗎?但我們江莊,人窮志不窮。”

      “現在國家大力振興農村,我們響應政策,做新時代的新農民。不像有些人,就等著天上掉餡餅呢。哼,沒那好事。”

      市長目光在鎮長等其他幾個村的村長身上掃過:“鄉村振興,政府給政策,給平臺,打通道,但還是之前那句話,打通最后一公里,不只是城市到農村,也得農村到城市。你兩手空空,怎么去城市?”

      包括鎮長在內的幾人都蔫了,他們可不是一直等著別人主動上門嗎?他們不由自主地暗暗掃了眼江川,心生怨恨,他怎么就脫離大隊伍了?

      江川一點也不關注他們怎么想,他們想擺爛是他們的事情,他可是在市長面前立了軍令狀的,一定要把江莊作出新試點。

      因此對副鎮長江昊留在村里,共同發展江莊時,他是雙手歡迎。從之前他不反對他們出去考察開始,他就知道這位,是個干實事的人。

      他直接提出了雙碳問題。

      梁余的設計以生態環保與人文并行,但如何具體落實環保,江川還沒想到這個方面。江川以前一直以為環保只在城市里,他們農村人少,能有多大污染,最多也就是偷摸燒個桔梗。

      梁余的設計之初就跟大家強調了綠色環保的意義,所以能看出來整個江莊的設計圖里綠化覆蓋率極高。

      但還有很多細節,梁余沒提,江川也沒想到。畢竟在他的意識里,只要不亂開廠,不污染空氣,不污染水,就是環保了。

      江昊特地提出生態循環農業的減污降碳。

      廢棄物回收的利用率。大棚有機化了,但是還有那么多農田呢,化肥使用量要持續減少。

      養殖,他們是沖著規模去的,那發展農村沼氣、光伏扶貧,推動電氣化、燃氣化,則可以持續優化農村用能結構。

      鎮長也是沒想到江昊竟然選擇到江莊,但轉念一想,江莊這個項目,就是他報到市里的,現在,人看好江莊,立刻就抓住機會來江莊撈業績了。他心底嘆了口氣,他確實是老了,可因為老了,他也沒什么爭的想法,他跟江川開玩笑:“江村長,我可是把江昊送你們村了。我們江莊,必須得成為全市鄉村振興的標桿。”

      江川就笑,口號他不喊,事情必須努力干。有江昊在,他更有信心了。

      在江昊的完善下,江莊的發展計劃里又細化了一個重點,清潔能源。將低碳和綠色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主線,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循環農業,加快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農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加上之前的文旅康養和美麗鄉村建設,力爭在“碳達峰、碳中和”中實現率先突破。

      市長臨走之前,還真去江有才家看了寵物鵝。出來還碰到了被大白鵝追著跑的岑佩,他望了眼還沒啟動的江莊:“好好干。”

      鎮里領導班子肯定是全力支持江莊的,市長都發話了,那要成為試點與標桿的,一個個上趕著跟江昊招呼:“江副鎮長,有事只管開口,我們開綠色通道。”

      江川送走一群人后,跟江昊回到在村委辦公室,村民都坐在那里,沒有走。

      今天這一切,仿佛都像一個夢。

      江有才狠狠拍了大腿:“我這就把江桂叫回來。江莊發展,他可不能缺席。”

      楊前進今天也在市長面前露了臉,聽說他要承接江莊的改造工程,又聽了他簡單說了自己為保證農民工權益作出的割舍,稱贊了一句,“有擔當的實在人”。

      這個評價對他來說,足夠了。

      楊德也是喜氣洋洋:“村長,我跟祥生已經換好地了,我家種竹蓀,你得給我記上啊。”

      “我記著呢。”江川翻出本子,“但是楊德叔,我最近也學習了竹蓀的種植,這可種蔬菜難伺候多了。”

      竹蓀種植,最好的溫度得控制在20-24度之間,那肯定是要進大棚的。水分、濕度也要把控好。當濕度、水分過低時,竹蓀的菌絲會在生長作用中因缺水而死亡,這時其表面就會出現干裂,導致生長受損。很多種植戶以為竹蓀是不需要陽光,但適量光照會加快竹蓀的細胞分裂,更有助于其生長,所以種植時要適量的給予竹蓀一些光照,但光照不能太強烈,時間也不應該太久。

      他真心建議:“叔,要不你也跟我哥一起,種有機蔬菜?”

      楊德搖了搖:“苦能苦過逃難的日子?你不知道吧。”他神秘地笑了笑,“你嬸子老家是四川珙縣的,就竹蓀堆里長起來的。”

      楊前進在一旁笑:“江川,我家不怕的,這我有我兜底呢。再說了,一年不成,難道第二年還成不了,我們七一可是專家。”

      江七一一點也不杵:“前進爺爺。你可想好了,我這個專家,確實是能把竹蓀種植出來,但好不好就另說了。可就算不好,我也要收工錢。”她雖然有點咋呼,可今天一天把楊家人的精明看得一清二楚,心向著江莊還好,但凡要惹事,這么多江家人,還能饒了他們不成。

      “怎么,還拍我賴你工資啊?”楊前進沒有覺得冒犯,相反,他還挺喜歡江七一的個性,真實不做作,還有江莊的村民,一個個,心思淳樸的很,比外面那些爺不知道好了多少倍。而且江七一還叫他一聲爺爺,他更不會生氣,“放心,到時候爺爺給你包大紅包。”

      “胡說什么呢。”楊美英瞥了眼作怪的大兒子,很是豪氣:“七一,太奶奶給你股份。”

      馬牡丹八卦的嘴向來比腦子快:“哎呦,老嬸子,你還學了這時髦的詞啊。”

      楊美英配合地翻了個白眼:“就你能跟劉春花學,我就不行嗎?我也是江莊一份子,當然得跟上你們的步伐,可不能給你們甩下了。”

      劉春花當眾拿出紙筆:“楊嫂子,這口頭說得不算數,要不,寫下來?”

      楊美英也就嘴上說說,真要送股份那肯定是不舍得。這還笑著的臉頓時就僵著了,正要找借口眼睛一轉,掃到江昊,又把笑拉起來,硬著頭皮:“寫,只要能豐收,我不心疼。”

      “楊嬸子,七一那水平,您就別抬舉她了。”江春華把江七一拉倒身邊,給她彈了彈衣服上的灰,“您啊,等專家來了,整個五大碗,別忘記我家七一就行了。”

      “忘了誰,也不能忘了七一。”楊德接過話,“到時候都去啊。”

      楊前進想著以后少不了鄉里鄉親的幫襯,直接大手一揮:“我出錢,怎么著也得十六碗。”

      笑聲從廣場傳出去,隱隱得到了山里的回聲。

      江昊很喜歡江莊這樣的氛圍,大家擰成一股繩,不但不扯后腿,還能互相拽著往前走。可有的地方呢,為了一點雞毛蒜皮,都能吵得老死不往來。

      他的職位還是副鎮長,負責江莊這個項目的確是給自己鍍金,但江莊確實是一個新的試點方向,如果成功,以后還會有更多的江莊,這不就是他們一直努力的嗎?既然留在江莊,那就是要村民打成一片,了解他們所思所想,才能為他現在以及以后做好積累。他完全放下了在鎮政府的官腔,很是隨意:“既然說種竹蓀,那現在還有一個問題。”

      “您說。”江建國喜滋滋地給江昊搬了一張凳子,今天他知道市里要來人,特地換了一生很潮的服裝,頭油擦得蹭亮,他可是把自己的江莊老網紅的名頭都打出去了呢。

      “價值提升。”

      他又提出了新名詞。

      “就拿竹蓀來說,90年代初期福建省古田縣首創野外陰棚畦床栽培竹蓀成功之后,實現了春季接種,當年夏季收成,生產周期縮短2/3,單產提高10倍。近年來在栽培技術上又有新的突破,采取“免棚生料開放式栽培法”不僅穩產高產、省工省料、降低成本,而且拓寬栽培領域,解決了“菇糧爭地”的矛盾。”

      “可見也為未必要用大棚。”

      “就說說四川珙縣的長裙竹蓀,屬于高溫型,其子實體生產發育期為每年夏季6-9月間。此時正值各種農作物如大豆、玉米、高粱、瓜類等莖葉茂盛期;夏季果園、林場的林果樹木郁蔽,遮陰條件良好,農作物及林果樹木每天呼出大量氧氣,對竹蓀子實體生長發育十分有利,這些天然的環境為免棚栽培竹蓀創造良好的生態條件,有機結合形成生物鏈。”

      “免大棚,我們就種一季。那地不是空下來嗎?”

      “所以我們要做這個價值的提升。在竹蓀畖地旁套種農作物。不是要建果園嗎,在果園里套裝竹蓀。就我們的山里頭,也可以用上。”

      “還有竹頭無料仿生栽培竹蓀,不過我們江莊沒竹子,這個就不說了。?”

      江祥華夫妻倆眼睛一亮,這江昊副鎮長真是及時雨。他們正愁果樹要等長成,這一年不就荒廢了嗎。兩人一對眼,吳梅立刻問楊德夫妻:“楊叔、楊嬸,還有前進,我們家在果園里套種竹蓀,你們介意不?”

      “這有什么好介意的。”楊前進在大城市那么多年,腦子轉得飛快,最快接過話,“正好,我還覺得我爹種的畝數少,規模小,不一定能打出我們江莊的招牌,現在好了,規模上來了,大家也可以發揮更多的價值提升了。”

      說完還不忘給江昊點贊:“江副鎮長,你們領導看得跟我們小老百姓就是不一樣。”

      楊德聽江昊這么一說明白了,但大家伙都可以套種一季竹蓀,這對他來說,是好事,也不是好事。

      壞事是這竹蓀不是他一家獨大,好事是大家一起搞,用楊前進的話來說,規模上來了,才能有品牌。

      這么一想,他覺得自己眼界是真的太小了。天下那么多種竹蓀的,他們跟人去比,只有打出了江莊品牌,他產的竹蓀才不會被小販壓價。

      這么一想,心頭又熱起來:“那山里,我家能承包嗎?”

      江川看江昊。

      江昊拍著桌子:“行,我這個副鎮長批了。”

      不一會便到了吃飯時間。

      江昊沒去村民家吃飯,他也搭伙到人從眾之家。

      江海真覺得自己家小樓蓋的是真好。

      原來住的是國外回來的梁老師,北京來的岑佩,還有小專家江七一。

      現在江副鎮長也住進來,他可是人精,江昊以后絕對是升到市里頭去的。他打電話把丁春梅叫了回來,負責給家里做飯。四歲的小孫子江元宵也被他叮囑一并帶了回來,用他的話說,多跟成功的人多接觸,沾點靈氣。

      桌上,梁余跟江昊提了賈家莊的竹山。

      江昊特地看了一眼江川,在江莊種和讓其他村的人種那可是兩回事。

      江川還以為自己臉上有東西,摸了摸發現什么也沒有。

      江昊不由在心里感嘆一句,江川是傻人有傻福。“她們想讓賈家莊也一起種竹蓀,你有什么想法?”

      “那很好啊。”江川很贊同,“其實我昨天還給賈叔說過這事呢,賈叔就是賈家莊的,他是賈冬嫂子他爹,篾匠,老手藝了。”

      “今天他也在,就是一個人偷偷地綴在隊伍后面。”

      “但是他們村有個情況。”

      江川一時有些猶豫,他這要說出來,是不是給賈家莊在江昊這留下壞印象。一旦一個領導產生壞印象,雖然不會下絆子,但好事,完全可以跳過他們的。

      “這沒什么不能說的。”江海有時候真看不上自己這個弟弟,該仔細的時候粗獷,該粗狂的時候又細致,想太多又想太少,自己累,別人也累。“你不說,難道賈叔不會說?江副鎮長想知道,一個電話就能知道了。”

      梁余接過話,他不是江莊人,要是賈家莊真有人恨上,那就來找他:“賈家莊的人,太懶了。”

      梁余把他們在賈家莊的事情說了一遍。

      “是窮又不是窮。”

      梁余一提,他就明白了:“太窮,就什么都不敢想,想到的永遠是風險太大。不成功,怎么辦?因為窮,他們承擔不了失敗,什么都不敢,只能保持原狀。”

      “但又不能說窮。江莊在整個浦江是最窮的吧?可你們早就脫貧了。靠的什么?靠著努力去闖。種田不掙錢,那就出去當包工頭,只要能掙到錢,再苦再累也咬牙扛住。”

      “說到底,就是你說的懶。”

      “現在就算我們去教他們種竹蓀,除非你承包他們的地,雇他們當工人。讓他們自己種植,麻煩不少。但你去承包,你敢讓懶人給你看林子嗎?江川有句話沒說錯,種竹蓀是個精細活。”

      話說得這么明白,就連軟心腸的江川都搖頭拒絕承包賈家莊的竹林。他們江莊有地、有果園、還有大片的山,真不差賈家莊那個竹山。

      江昊又看了一眼梁余。

      之前去市里開會,他一直覺得梁余很特別。特別的愛國,為了宣傳傳統文化,為了打臉西方人,人生地不熟的就跑到了江莊,更是為江莊獻計獻策。

      是把熱血寫在骨子,把熱血落在行動的歸國者。

      這類以民族自豪而自豪的人,看不得那些拖后腿的人。

      “沒有人能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江昊很敬佩梁余這樣的人,“不過你可以去提議一下,看結果就知道了。但,我提醒你,這事還是交給他們說的那個賈叔。”

      “搞不好會被纏上,到時候不論是種還是不種,都是你的問題,你甩都甩不掉。”

      “這種懶人,還有一個特長,就是耍無賴。”

      一直安靜吃飯的岑佩忽然感嘆了一句:“江副鎮長,您真是料事如神。”

      他們那天從賈春口里知道梁余是國外回來的,一群人集體抬價逼他們買,不買就擋在車前不給他們走。

      要不是賈老爹強硬,他們還真得被他們坑了。

      “你們定的竹子拉出來沒有?”

      “我們委托竹廠去賈家莊把原竹都運去他們廠里,本來說今天去廠里開竹拍視頻的。”江秋實猜到江昊在想什么,苦笑一聲,“我們拿回來的價格比竹廠高,賈春是竹廠廠長的姐夫,不會讓他們聯合起來坑我的。”

      再說又能坑多少呢。她那個竹屋用量,還沒有竹廠一次貨的五分之一。

      就是賈老爹和賈冬嫂子一直過意不去。

      “窮鄉僻壤出刁民。”江海感嘆一句,“梁老師,為這種人,你犯不著。”

      梁余訕訕一笑,也終于把心思收回來了。他并不是一個多管閑事的人,一來,賈滿的堅持感動了他,二來,才是最重要的,對付賈莊那種人,在江莊發展前,必須先動手,絕了后患。

    ×

    發表評論

    溫馨提示:請不要從WORD中直接復制書評,會造成格式錯誤。

    評論
    ×

    贈送禮物

    ×

    打賞

    這本書寫得太棒了!我決定打賞作品支持一下!

    打賞寄語

    ×

    訂閱章節

    已選擇章;需要消費長江幣;
    ×

    長江中文網登陸中心

    ×

    投票推薦

    您還沒有登錄系統,只有登錄后方可進行投票推薦!
    架哦~去賺取積分

    關于長江中文網 | 客服中心 | 榜單說明 | 加入我們 | 網站地圖 | 熱書地圖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鄂網文【2019】4555 271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鄂字5號 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鄂B2-20120044 鄂ICP備16020266號-5

    客服電話 010-53538876 湖北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百度統計

    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