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初六在宅府客廳內焦慮地踱步。
管家朱二貴疾步來到朱初六面前,說:“老太爺,事情已經這樣了,您別著急,我們一起想辦法。”朱二貴四十來歲,中等身材,面目清秀,顯得很精明。原來在縣衙門里當小吏,因能說會道,機智多謀,被朱初六看中,高薪請來當管家。
朱初六:“玲兒都對你說了?”
朱二貴:“說了,不瞞您說,少爺的禍確實闖大了。”
朱初六:“罵他狗日的也是白費精神,你說說,怎樣才能救他?”
朱二貴諂笑地說:“老太爺,救少爺的路子有兩條,一條是求陛下開恩,饒了少爺。可是,陛下正在火頭上,現在去求他,可能是火上澆油。另一條路子是在剛接管定遠的鄭士元身上下功夫,他要是暗中幫我們一把,也許少爺還有救。不過,聽說這個鄭士元是軟硬都不吃,油鹽都不進,而且犟得很,不好對付。”
朱初六失望地說:“照你這樣說,這兩條路子都走不通,少爺只有等死了?”
朱二貴搖搖頭:“那倒不是,俗話說,成事在天,謀事在人。
我有一計,雖然沒有絕對的把握,但可以試一試。”
朱初六急切地問:“什么計?”
朱二貴湊近朱初六的耳朵說了一陣。
朱初六不時地點著頭,聽罷,說:“你明天一早去會一會那個鄭士元,看他怎么對待!”
鄭士元嚴肅地端坐在縣衙大堂上,官吏和衙役們恭敬地站在鄭士元的桌前。
鄭士元:“朱桓一伙人在定遠縣胡作非為,已經引起公憤。陛下有令,要嚴查朱桓一伙人的罪行。你們在這里供職多年,對他們這伙人知根知底。凡是知道情況的,都應向本官揭發。”
官吏和衙役們互相瞟了瞟,都不吱聲。心里都在想,朱桓何許人也,皇帝的侄兒,何況他還有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爹,誰敢揭發他,豈不是伸腦袋接石頭自找難受?
鄭士元不滿地說:“怎么,是都不知道情況?還是害怕報復?”
官吏和衙役們仍不吭聲,他們都知道,幾年前朱元璋要嚴懲朱桓,朱初六一求情,朱元璋就饒了朱桓。這次如果又是這種結局,凡是揭發他的人將來都不會有好果子吃。
鄭士元正色地說:“朱桓、孟庭林和吳金德都被抓起來了,你們還怕什么?他們一伙人的罪行,已是路人皆知,你們要說不知道,那本官就要問,你們這個官、這個差事是怎么當的?不說是行尸走肉,起碼也是嚴重失職,你們還配穿這身官服,拿朝廷的俸祿嗎!”
官吏和衙役們猶豫不安地互相瞟了一眼,擔心不揭發朱桓,鄭士元會讓他們卷鋪蓋走人。
鄭士元指著前排中間的巡檢說:“你先說。”
巡檢惶然地說:“啟稟鄭大人,這個這個,卑職一到衙門就埋頭辦事,下班就筆直回家,一回到家就不出門,卑職確實不知道朱桓他們干了什么壞事。”
鄭士元冷冷一笑:“不是不知道吧?是怕朱桓找你秋后算賬吧?”
巡檢尷尬地望著鄭士元,那表情在顯示,是的,我是怕朱桓找我秋后算賬。
鄭士元厲聲地說:“既然你怕得罪朱桓,本官就成全你,你現在可以回家了,再不要來了!”
巡檢慌了,連忙從衣兜里掏出一份材料遞上:“鄭大人,卑職不是怕,確實有難言之隱。其實,我早就把朱桓等人的罪行寫好了,只是不敢帶這個頭。”
鄭士元接過材料:“知道什么盡管說,有陛下撐腰,你怕什么?”
巡檢:“據卑職所知,朱桓等人打著為皇帝建行宮的名義,擅自增加稅額、亂設稅種,三年共從中貪污六萬七千貫,吳金德貪污三萬六千貫,蘇培康貪污一萬三千貫,孟庭林貪污五十貫,”
鄭士元看了看材料:“寫得很好嘛,早就應該痛痛快快地交出來。其他人有沒有想交材料的?唵?”
另一名官吏也遞上一份材料:“鄭大人,朱桓膽大妄為,曾密令吳金德到鳳陽府搞到一張蓋有鳳陽府印信的空白文書,偽造一份增設稅種、增加稅額的通令。他們就憑這個假通令,堂而皇之地亂收稅。”
站在后排的劉衙役伸長脖子說:“稟報鄭大人,吳金德冒充皇親國戚,到處強詐訛要,敲詐勒索,加起來,至少有二萬多貫。”
萬衙役緊接著說:“鄭大人,吳金德多次強奸婦女,前不久還在邀月酒店強奸過一名女幫工。”
唐小吏等三人來到鄭士元面前,唐小吏將一份材料遞給鄭士元:“鄭大人,這是我們三人的揭發信,朱桓除了以上罪行外,他還多次強奸良家婦女,甚至把巡儉張儀的小老婆搶到家中強奸。”
“我揭發!”“我也揭發!”“我也揭發!”七名官吏和五衙役也將揭發材料遞給鄭士元。
鄭士元掃了一眼其他官吏:“還有沒有要揭發的?”
沒有人站出來,也沒人應聲。
鄭士元:“可能有人覺得不方便在這里談,那就單獨約時間談。今天大家揭發了不少問題,等本官把這些材料看完之后,再分頭找有關之人深談。”
門吏進來稟報:“鄭大人,朱老太爺的管家朱二貴說有機密情況,要求見鄭大人。”
鄭士元:“哪位朱老太爺?”
門吏:“就是朱桓的父親。”
“啊,請他等一下,”鄭士元合上卷宗,站起來對大堂上的人說,“今天先就說到這里,退堂。”
官吏們走后,鄭士元對兩位衙役說:“你們倆個在隔壁做記錄,不叫你們,就不出來。”此案復雜兇險,稍有不慎,不僅辦不下此案,辦案人就先栽倒了,鄭士元不得不多安些心眼,步步都留下證據。
一位小吏對鄭士元說:“鄭大人,朱老太爺可厲害了,您可要當心。”
鄭士元:“再厲害也沒國法厲害,你們把記錄做好。”
“好咧,”二位小吏進入東廂房,將門掩上。
鄭士元對門吏說:“請朱二貴進來。”
門吏對門外高喊:“朱二貴,鄭大人有請!”
關于長江中文網 | 客服中心 | 榜單說明 | 加入我們 | 網站地圖 | 熱書地圖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鄂網文【2019】4555 271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鄂字5號 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鄂B2-20120044 鄂ICP備16020266號-5
客服電話 010-53538876 湖北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百度統計
發表評論
溫馨提示:請不要從WORD中直接復制書評,會造成格式錯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