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道安起身高喊:“宣大理寺卿黃雅生覲見!”
黃雅生進殿跪拜:“微臣叩見陛下。”
朱元璋是:“平身。”
“謝陛下。”黃雅生站起來,將兩份告狀信呈給朱元璋,“啟稟陛下,向前天大理寺收到一封匿名信,舉報鳳陽府定遠縣知縣朱桓克扣工匠工錢、貪污公款。因為是匿名信,微臣拿不定把握,便沒有核查此事。今天定遠縣又有一名叫張儀的小吏來狀告朱桓搶奪他的小妾并派人追殺張儀,微臣以為,接連兩起舉報都與朱桓有關,而且性質比較嚴重,微臣不得不重視對朱桓的舉報。因為朱桓是陛下恩人之子,又是獨子,故微臣特來請示陛下,此案要不要往下查?”
杜道安將信接過來呈給朱元璋,朱元璋打開來看。
咔嚓!一聲霹靂在大殿屋頂上爆炸,殿頂上斑駁的漆片稀稀拉拉地落了下來。一陣裹著雨霧的風襲入,殿內的帷幔突然飄了起來。
不知是雷聲還是朱桓的罪孽,朱元璋的一對掃把眉驚得飛揚起來,他心里想,朱桓這家伙過去就有人匿名舉報過他欺男霸女,侵占官府財產。因是匿名信,又缺乏證據,看在堂兄朱重六的面子上,沒下令往下查。這次接連有人舉報他,看來,過去有關朱桓的舉報恐怕不是空穴來風。查不查朱桓?朱元璋一時拿不定,他問黃雅生:“你說說,此案應不應當往下查?”
黃雅生摸不清朱元璋的態度,便試探地說:“不論是匿名信舉報,還是張儀跑到京城來舉報,假若他們舉報屬實,我們不查辦,既會有失人心,也會敗壞定遠縣的政風,還會給陛下處置其他貪官帶來障礙。假如核查的結果證實他們的舉報是誣告,那么,朝廷不僅可以為朱桓正名聲,也可以樹立朝廷公正無私的形象。從這個角度看,那就應當往下查。”
朱元璋:“你還沒說完,從什么角度看,此案又不能查?”
黃雅生:“朱桓之父是陛下的堂兄,還是陛下的恩人,朱桓是家中獨子,若查的結果證實人家的舉報屬實,就得將朱桓處死。陛下若下令處死恩人的獨子,朱桓之父肯定要來求情,那時,陛下將進退兩難。若殺朱桓,朱桓之父不死也得瘋,從這個角度上看,此案不能查。”
朱元璋站起來踱步:“你是傾向查,還是不查?”
黃雅生:“微臣也是兩難,若從國法考慮,應當往下查;若從陛下的親情考慮,這事又不能往下查。”
“是啊,這確實是個兩難之題。”朱元璋邊踱步邊說。他相信,朱桓決不是一只好鳥,只要查,肯定有大問題。朝廷懲治貪官污吏才開了個頭,若這次不查朱桓,不僅國法難容,臣民也會不服,今后懲治貪官污吏就很難深入搞下去。假若這次查辦了朱桓,不僅維護了皇帝和國法的尊嚴,為受害者出了氣,還可以震懾全國的官吏。總體來說,是利大于弊。看來,查是要查的,是不是一定要處死朱桓,到時候看情況再定。這樣一想,朱元璋對黃雅生說:“這個朱桓,過去就有一些劣頑的傳聞,朕念及他是我的恩人之子,就沒有下令核查。而今人家告到朕的面前來了,看來,過去他的一些傳聞恐怕不是空穴來風。朕一貫主張,不論是誰犯法,都得一視同仁,都得依法懲處。對這個朱桓也不能例外,也得依法辦案。正好朕想到中都去視察,路經定遠縣,朕想帶一名監察御史去查辦朱桓之案。”
黃雅生:“陛下想帶誰去?”
朱元璋:“鄭士元,他適合查辦此案。”
“鄭士元嫉惡如仇,剛正不阿,他確實是查辦此案的最好人選。那微臣這就去通知他。”黃雅生口里這么說,心里卻為鄭士元捏了一把汗,誰查辦此案,誰就要提著腦袋走鋼絲,沒準還沒砍下朱桓的腦袋,自己的腦袋卻先掉了。
朱元璋:“不,朕親自通知他,你去傳他來見。”
“遵命。”黃雅生躬拜后退出。
黃雅生找來鄭士元,心情復雜地看了他一陣才對他說:“鄭大人,陛下有事找你,你馬上到謹身殿去覲見陛下。”
鄭士元:“只召見卑職一人?”
黃雅生:“是,就你一人。”
皇帝單獨召見六品官員,這是很少見的。鄭士元感到詫異:“為何事召見?”
“你去了就知道了。”黃雅生不愿意多說,也不忍心多說,這事太為難鄭士元了。
黃雅生不說召見的原由,鄭士元心里更加詫異,又不便再問,只好躬拜:“卑職這就去,告辭了。”
鄭士元出了大理寺,一路上都在猜測,陛下這次召見他,很有可能是要他查辦一件重要案件,是什么案件,他怎么猜也猜不出來。他也很擔心,陛下交辦的重要案件,如果能偵破,就是大功一件;如果不能偵破,自己就得引咎辭職了,弄不好還有被砍頭的危險。進入謹身殿后,鄭士元跪拜:“微臣鄭士元叩見陛下!”
正在批閱奏章的朱元璋放下毛筆:“平身。”
“謝陛下。”鄭士元站起來。
朱元璋要考一考他:”你是監察官,朕問你,監察官的主要使命是什么?”鄭士元:“回稟陛下,主要使命是,察訪善惡,辯明冤枉,激濁揚清,糾劾百司,正風肅紀。”
朱元璋:“糾劾百官相對容易,如果朕對某事處置不當,你敢向朕諫言嗎?”
陛下會有何不當?沒聽說啊?鄭士元頗感突然,不知朱元璋是何用意,謹慎地說:“陛下英明蓋世,勤勉治國,微臣尚未聽說陛下有不當之處。如果陛下今后確有不當之處,微臣一定冒昧進諫。”
朱元璋:“如果朕固執已見,不聽勸諫,你又當如何?”
鄭士元意識到朱元璋是在考驗他,于是豁出去了,拱手答道:“陛下從善如流,不會閉言塞聽。萬一陛下聽不進勸諫,微臣當以死相諫。”
朱元璋盯著他威嚴地問:“如果朕真要殺你,你將如何?”
鄭士元坦然地說:“微臣生性倔犟,認起死理來,十頭牛都拉我不回。只要微臣諫言為國,瀝膽忠君,就死而無怨。”
朱元璋:“如果朕和大臣都認為你冒犯天威,犯了忤逆之罪,不僅要殺你,還要誅連你的家屬,你又當如何?”
鄭士元仍然坦然地說:“微臣只要做到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地,不負君,不負民,即使全家為國捐軀,也在所不惜。”
看來,選他去辦朱桓之案是選對了。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好,很好,忠勇可嘉,朕就欣賞你這樣的官。”
鄭士元躬拜:“謝陛下賞識。”
朱元璋站起來,邊踱步邊說:“中都的工程建了四年,工程量只完成了五分之一。有些大臣上書,說中都工程太大,其開支朝廷難以承受,建議停工,等財力充足之后再做。朕準備明天到中都去巡察,看看中都到底是什么情況。到中都必需經過定遠縣,最近有人投匿名信舉報定遠縣知縣朱桓擅自修建行宮,從中貪污公款,克扣民工工錢,還有人跑到都察院狀告朱桓搶奪他人之妾,朕決定令你跟朕一起出發,到了定遠縣你就留下來,查一查朱桓是不是有這些問題。”
“這個……”鄭士元猶豫地望著朱元璋,他對朱桓的情況有所了解,朱桓這個家庭非常特殊,查他的問題非常棘手。
朱元璋:“你是不是顧忌朱桓是朕的侄兒不敢去查?”
鄭士元:“回稟陛下,微臣不是不敢查,而是擔心一旦查出嚴重問題,陛下不好處置。”
朱元璋:“怎么不好處置?”
鄭士元:“微臣聽說,朱桓之父于陛下有恩,若朱桓因貪污而獲刑,朱桓之父肯定會來找陛下求情,陛下將面臨兩難之境。”
朱元璋問鄭士元:“你是不是擔心朱桓之父來求情,朕就會饒恕朱桓?”
鄭士元:“微臣以為,陛下只會依法辦案,不會屈法徇私。只是嚴懲了朱桓,陛下會覺得對不住您的堂兄。”
鄭士元能把問題想得這么細,朱元璋很滿意,說:“治國不同于治家,治家可以屈家法以全親情,治國則不然,只能重法,不能徇情。朱桓若觸犯了國法,不論誰來求情,朕只會依法懲處,你盡管放心地去查。”
鄭士元放下心來。躬拜:“遵命。”
關于長江中文網 | 客服中心 | 榜單說明 | 加入我們 | 網站地圖 | 熱書地圖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鄂網文【2019】4555 271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鄂字5號 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鄂B2-20120044 鄂ICP備16020266號-5
客服電話 010-53538876 湖北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百度統計
發表評論
溫馨提示:請不要從WORD中直接復制書評,會造成格式錯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