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出版行情參考(長江中文網)第17-05-05期
作者:長江中文網 時間:2017-06-27 14:32:02
一、數字出版
1.文化部出臺《指導意見》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
來源:文化部http://www.cnepaper.com/zgtssb/html/2017-05/05/content_1_4.htm
摘 要:
文化文化部近日出臺的《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形成導向正確、技術先進、消費活躍、效益良好的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格局,在數字文化產業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意見》明確優化數字文化產業供給結構,提出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升數字文化產業文化內涵、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提高不同內容形式之間的融合程度和轉換效率,適應互聯網和各種智能終端傳播特點,創作生產優質、多樣、個性的數字文化內容產品。探索基于互聯網的個性化定制、精準化營銷、協作化創新、網絡化共享等新型商業模式和文化業態。
《意見》還明確了數字文化產業著力發展五大重點領域:推動動漫產業提質升級,推動游戲產業健康發展,豐富網絡文化產業內容和形式,增強數字文化裝備產業實力,發展數字藝術展示產業,超前布局前沿領域。
《意見》提出建設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生態體系。培育數字文化產業市場主體,推進數字文化產業創新創業,引導數字文化產業集聚發展,參與數字文化產業國際分工與合作,構建數字文化領域標準體系,優化數字文化產業市場環境。
2.第14次上市書企年報分析顯示:“出版+資本”趨成熟 終端持續下沉
來源:中國出版傳媒商報http://www.cnepaper.com/zgtssb/html/2017-05/05/content_1_2.htm
摘 要:
4截至4月末,國內所有上市的出版發行企業均發布年度報告,包括鳳凰傳媒、中南傳媒、中文傳媒、時代出版、新華文軒、大地傳媒、長江傳媒、出版傳媒、新華傳媒、皖新傳媒、天舟文化、中文在線、城市傳媒、讀者傳媒、南方傳媒、中國科傳16家企業。2016年各出版企業在穩增長的前提下,通過與科技、資本市場的對接,不斷推動出版業結構調整、融合發展。這16家上市企業營業收入、凈利潤、凈資產等平穩增長,營收增速普遍放緩,凈資產收益率略微下降。傳統出版、發行板塊穩中求進,品牌化、專業化發展成為必然趨勢,融合發展、新零售等成為新的產業熱點。在資本運作方面,設立文產基金,拓展融資渠道,加強與金融領域的融合發展成為2017年的亮點。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在國內結構性矛盾突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16家出版上市公司迎難而上,依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力戰略新興產業,拓展新的增長點,穩中求進,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各出版上市企業圍繞“出版+科技”“出版+資本”“出版+教育”等方面持續推進,不斷打造新的產業、產品形態,升級市場化運作模式,進一步推動出版業持續快速發展。總體看,有五大特征。
(1)收入利潤同比增長:2016年16家上市出版總營業收入達905.98億元,若不計入剛上市的中國科傳,同比2015年的799.56億元增長11.06%;總利潤達91.46億元,同比增長14.44%。出版上市企業以滬市上市為主,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速均同比放緩;但增幅高于滬市上市企業整體4.55%、1.29%的增幅,并低于深市上市企業19.08%、31.68%的增幅。
(2)資產破百億陣容添新軍 :2016年,16家出版上市公司總資產達1389.27億元,同比增長14.75%;總凈資產達903.29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其中中文在線、天舟文化、南方傳媒、皖新傳媒的凈資產實現了較大幅度增長,增幅從49.02%~395.80%不等。其中,南方傳媒在2016年實現IPO(首次公開募股),中文在線、天舟文化、皖新傳媒在2016年完成了一輪增發。
(3)資本運作收效明顯:在資本市場頻頻出手,可能是上市出版企業2016年最大的變化,如設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等。在拓展融資渠道,資本運作模式及與金融企業的融合發展也有新突破。
(4)新興板塊發展良好:在版權的多元開發、數字教育領域,各出版企業持續發力。在影視領域、游戲領域、在有聲書、VR/AR領域等領域,各上市出版企業也有布局。
(5)“新零售”渠道日趨完善:在出版上市企業中,發行收入較大幅度地高于出版收入,且發行板塊是多業態拓展的重要平臺。2016年,在“新零售”趨勢下,各企業更加注重深挖渠道。
3.廣東文化產業項目獲13億元基金扶持,投向大型優質國有文化傳媒企業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http://www.chinaxwcb.com/2017-05/08/content_355226.htm
摘 要:
廣東省新媒體產業基金投資項目簽約儀式近日在廣州舉行,首批8個文化產業項目獲13億元政策引導基金扶持。
本次獲引導基金扶持的包括主要投向大型優質國有文化傳媒企業的重組并購項目、數字出版、文化創意的新媒體產業基金的子基金南方傳媒產業并購基金,專注于文化傳媒、文化科技及互聯網科技領域的中小企業股權投資和孵化運營服務平臺的廣東文化科技一號股權投資基金,廣東廣播電視臺視頻資訊聚合平臺觸電新聞APP,以及廣大數據新媒體產業基金、廣東弘圖廣電投資有限公司、珠江電影集團廣萊塢開發項目等。
廣東省新媒體產業基金是廣東宣傳文化領域第一只省級政策性引導基金,投資重點主要為廣東省直國有文化企業項目,目前該基金的母基金首期資金32億元已全部募集到位。該基金與南方傳媒并購基金、觸電新聞等8個項目簽約總計金額13億元,約占首期募資額的40%。
二、網絡文學
1.“一帶一路”中國網絡文學論壇在蘭州舉行,共探網絡文學發展新機遇
來源:中國新聞網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7/05-08/8218038.shtml
摘 要:
5月7日由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委員會,中共蘭州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一帶一路”中國網絡文學論壇,今天上午在蘭州舉行。本次論壇以“一帶一路”與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前景為主旨,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絡文學大咖齊聚蘭州,就此展開研討、發表高見。
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表示:現如今,中國網絡文學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新階段,網絡文學的影響早已突破網絡和各類新媒體,成為影響更廣泛的社會層面的社會文化力量,并以其全面的文學滲透力、吸引力、文化影響力成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召開這個論壇是為了堅定文化自信,中國網絡文學正在自覺地呼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正在滿懷激情的從“一帶一路”所呈現的壯麗圖景中汲取靈感和力量,“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戰略也是文化戰略。”
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委員會委員馬季認為,“一帶一路”是一座網絡文學的金礦,這座金礦不僅僅包含著歷史上文化的積淀、文明的積淀,同時也是在新的時期,中國文化、文明怎樣以新的姿態,沿著古絲綢之路進行文明、文化的交流。“據我調查,在這些年的網絡文學作品中,涉及到古代絲綢之路文化的作品也有幾百部,這個數量之高,相對產生的影響力也不少。”
網絡文學評論家烏蘭其木格則認為,缺少具有鮮明網絡語言和審美特征的原創文學作品,網絡文學類型單一,缺少有影響力的大型商業文學網站等因素制約了西部網絡文學的發展。
針對網絡文學目前的發展,馬季表示,網絡文學作家應該勇敢的面對現實,應該根據時代發出自己的聲音,把古代絲綢之路這座金礦、寶藏充分得發揮和運用好。而絲綢之路網絡文學方面的創作,西部的作家、尤其是甘肅的作家應該走在最前列,樹立榜樣。
作為甘肅本土的網絡作家孑與2,生于長安長于甘肅,他認為古絲綢之路是漢家文明打開的一扇窗,而自己的寫作也并非是空穴來風,“對我來說絲綢之路上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
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網絡文學委員會主任陳崎嶸表示,“一帶一路”的啟迪是多方面的、深層次的,對于中國網絡文學而言,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創作和推出“一帶一路”題材的網絡文學作品,需要培育良好的網絡文學生態,而網絡文學與“一帶一路”是一項系統工程,應當多為網絡作家們創造條件和機會。”
2.文藝評論:網絡文學的沖擊與啟迪
來源:河北日報http://hbrb.hebnews.cn/html/2017-05/05/content_171608.htm
摘 要:
盡管網絡文學近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由于其普遍缺乏傳統文學的篩選機制,不可避免地出現泥沙俱下、亂象叢生的現象。正如著名作家麥家所言:網絡文學目前還沒有出現一個領軍人物,讀他們的作品,故弄玄虛的成分更多一些,與我們的民族和文化,與我們這塊土地能夠交融在一起的東西還太少,與讀者真正實現內心交流的東西還太少。
筆者認為,網絡文學作者現在亟須要做的,就是虛心汲取傳統文學的思想價值和審美價值,多與我們生活的土地親密接觸,與廣大的人民群眾親密接觸,與幾千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價值訴求親密接觸。網絡新媒體文學可凸顯個人意志、一己情趣,但不能總是徘徊于穿越、玄幻、盜墓、后宮題材,或者小風波、小清新、小情調之類,要對國家、民族、大眾、現實生活有更多的體察與涉入,要有自覺的責任與擔當。
從未來發展的角度審視,網絡文學的潛力的確不容小覷。這其中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數字出版,把各種文字資源集合在一個數字平臺上,提供給不同的受眾;二是全媒體傳播,即文學向影視、戲劇、動漫、游戲等領域的衍生播散。網絡文學最大的特點就是與網絡共生共榮,因而在網絡作家心目中,網絡就是他們的文學家園。
面對新時期不斷發展變化的文學態勢,傳統文學應該積極面對,自我反思,自我檢討,進行一場寫作的新革命。傳統文學對待網絡文學的態度,不能再停留在輕視、否定,或者是居高臨下的接納和認可,而應放下身段,看到網絡文學的優勢和力量,通過學習、借鑒彌補自身的不足和短板,轉化為自身的血肉和力量。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不應進行人為的切割,而應該相互取長補短,實現價值觀、審美觀、創作觀以及寫作方式、傳播方式的鏈接和融合,賦予彼此更多、更深、更廣的歷史內涵,提供給讀者更多現實的、心靈的思考,使之真正具有向上、向善、向美的雅俗共賞的品質,更好地將文學推向社會,推向市場,推向人們的心靈深處。
3.中國第一份網絡文學學術期刊——《網絡文學評論》正式推出
來源: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7-05/05/c_129589679.htm
摘 要:
日前,由廣東省作家協會主辦的中國第一份網絡文學學術期刊——《網絡文學評論》正式推出。作為目前全國唯一有關網絡文學理論、評論的具有統一刊號的連續出版物,《網絡文學評論》力求在文化品位和大眾接納度兩方面尋求最佳平衡,提倡藝術創新和理論深度,鼓勵對各種網絡文學類型、各門學科的吸收和兼容,鼓勵對新型文學和大眾文化進行現實的、廣泛的詮釋和介入。內容涉獵整個網絡文學的創作、出版、影視、動漫等產業鏈和文化生態。
三、影視改編
1.湖北作家成“熱劇富礦”
來源:光明日報http://www.ce.cn/culture/gd/201705/02/t20170502_22475427.shtml
摘 要:
眼下,電視熱劇從《大唐榮耀》、《如果蝸牛有愛情》到《人民的名義》,到當下的《擇天記》、《思美人》,再到即將播出的《海上繁花》、《尋找愛情的鄒小姐》等,都充滿了湖北元素。
熱劇《擇天記》已獲觀眾話題與收視率雙豐收。火熱的背后,有一個更火的網絡原著IP——作者貓膩創作的網絡同名小說《擇天記》。4月底,人民文學出版社正式出版了8卷本《擇天記》,是這部連載了3年的作品首次以全卷本的形式推出。在網絡文學界,《擇天記》作者貓膩素有“最文青”的稱號,網友盛贊其文風細膩、筆觸優美。北大教授邵燕君認為,“繼金庸之后,貓膩繼承和發展了‘五四新文學’以來中國現代類型小說的傳統,且有‘土生土長’的網絡原生性,代表了目前中國網絡小說的最高成就。”
宮廷大劇《大唐榮耀2》大結局,已于3日在北京衛視、安徽衛視播出。《大唐榮耀》一直是收視熱點,改編自我省恩施女作家楊亞玲的《大唐后妃傳之珍珠傳奇》。楊亞玲筆名滄溟水,2006年開始在網絡創作《大唐后妃傳之珍珠傳奇》,2010年被歡瑞世紀影視公司買下了改編版權。
今年初,懸疑純愛劇《如果蝸牛有愛情》播出,該劇改編自女作家丁墨的同名小說,丁墨住在武漢,2006年開始網上寫作,至今已有10多部長短篇,出版了10本書。其作品的影視改編權已悉數出售,《如果蝸牛有愛情》《美人為餡》都于今年初開播。
下半年將開播的《海上繁花》《尋找愛情的鄒小姐》均改編自女作家匪我思存的作品。“匪我思存”是荊門人,本名艾晶晶,是讀者圈、影視圈赫赫有名的女作家、女編劇,獲譽“悲情天后”,多部作品成為電視劇改編熱門。
2016年,熱門小說《大宗師》以1000萬元高價被愛奇藝買走影視改編版權,成為當時單價最高的一部。而其作者蛇從革,宜昌籍。
在當下影視劇創拍中,IP已成關鍵詞。依托IP生產的影視、話劇、網絡劇層出不窮。重要IP成為影視公司、出版企業等文化機構競爭追逐的對象,湖北作家成為最受歡迎的群體之一。
2.法門寺IP改編影視作品,制作紀錄片《盛世法門》、電視劇《法門無諍》、電影《法門寺密碼》和動漫《龍飛法門》等
來源:鳳凰網http://sn.ifeng.com/a/20170503/5629329_0.shtml
摘 要:
5月3日,適逢四月初八浴佛節,在這一殊勝之日,法門寺舉行了每隔三十年的迎請佛骨瞻仰儀式,與此同時,“‘舍利重光,法門盛世’法門寺影視項目啟動儀式暨法門寺影視項目戰略發布會”在西安舉行,宣布與法門寺相關的電影、電視劇、紀錄片、動漫等文化項目落地開機。
此次發布會由寶雞市文物旅游局、法門寺佛文化景區管委會、法門寺博物館、法門寺指導。記者獲悉,這些文化項目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結合絲綢之路的多元要素,以當代受眾喜聞樂見的泛娛樂演繹的方式,全方位講好法門寺故事,進一步提升文化輻射力。
在多方努力下,于2013年開始籌備的法門寺影視項目目前已確定,具體包括:紀錄片《盛世法門》、電視劇《法門無諍》、電影《法門寺密碼》和動漫《龍飛法門》。陜西福慧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邀請北京、上海等地的國內頂尖制作團隊策劃、制作,針對不同受眾群體進行差異化傳播。
據悉,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盛世法門》將于此次發布會后正式開機。該片綜合使用各種影像創作手段和數字影像合成技術,以故事驅動和技術推動的方式,帶領觀眾探尋千年前的大唐氣象;動漫《龍飛法門》是國內首部歷史文化與佛教文化題材的奇幻武俠動漫網劇,主要將法門寺以動漫形象進行重新打造,塑造知名歷史人物、建筑、道具等動漫形象,展示出一個亦幻亦真的奇幻世界;電影《法門寺密碼》,主要講述了晚唐年間,主人公段成式為尋找“神宮”,卷入術士世界,進而化解一場人間浩劫的故事;電視劇《法門無諍》也于當日正式簽約。
值得注意的是,法門寺影視項目制作團隊實力雄厚。其中,紀錄片《盛世法門》的合作方是《臺北故宮》等大型紀錄片的制作團隊——東方良友影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上海融因動漫科技有限公司是動漫《龍飛法門》的聯合出品方,其導演丁磊也是動漫網劇《斗破蒼穹》第一季的總導演,該劇曾創造了十億網絡點擊量。電影《法門寺密碼》,則由享譽海內外的著名導演徐克執導。
3.第13屆中國國際動漫節多項指標創新高
來源:中國日報網http://cnews.chinadaily.com.cn/2017-05/05/content_29224462.htm
摘 要:
本周,歷時6天的第13屆中國國際動漫節5月1日下午在杭州閉幕。中國國際動漫節是中國國內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動漫節展活動。據初步統計,此次動漫節共有139.45萬人次參加各項活動,為5年來最多;累計交易、消費總額達153.28億元,更創下歷史新高。
此外,本屆“金猴獎”得獎名單也在動漫節期間發布。本次“金猴獎”大賽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中國國際動漫節執委會、浙江廣電集團和中國美術學院三方共同承辦,共收到了國內外參賽作品1070件。其中,榮獲“金猴獎”動畫電影金獎的《西游記之大圣歸來》曾創下近10億元的票房,是國產動畫電影的里程碑;以凱爾特文化為背景的愛爾蘭動畫電影《海洋之歌》獲得了銀獎;在去年獲得諸多好評的國產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則獲得了銅獎。
根據日前發布的《中國動畫電影發展報告(2016)》顯示,2016年國產動畫電影的放映場次、觀影人數和票房收入同比均有兩位數以上的增長。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在動漫節期間提出,未來中國動畫行業還應在講好中國故事上下功夫,通過開拓國際視野、國際合作等方式進一步提升中國動漫產業的競爭力。“當代動畫創作必須堅定文化自信,把握中華文化骨骼血脈經絡,積極弘揚,人文精神。傳承文化,有骨氣、有個性有神采的作品,滋養精神世界。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來關注電影市場。相比今年清明檔,剛剛過去的“五一”檔在影片質量上交出了令人比較滿意的答卷。4部題材各異的國產新片《記憶大師》、《拆彈專家》、《喜歡你》和《春嬌救志明》不僅假期累計票房皆破億,口碑也均數上乘。截至5月2日,《拆彈專家》累計票房達2.6億元人民幣,《記憶大師》達2.1億元。然而,即使國產影片表現尚可,依然不敵好萊塢的工業技術。截至5月2日,已經“狂飆”近二十天的引進片《速度與激情8》累計票房25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影史進口片票房新冠軍。
4.愛奇藝與美國奈飛達成內容合作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http://book.chinaxwcb.com/media/yszx/2017/0503/60249.html
摘 要:
近日愛奇藝近日宣布,與美國奈飛正式達成在劇集、動漫、紀錄片、真人秀等領域的內容授權合作。愛奇藝方面表示,愛奇藝與所有海外伙伴的合作都會嚴格按照網上境外影視劇管理的有關規定進行。
愛奇藝與美國奈飛簽約,意味著愛奇藝在優質付費內容獲取和劇集排播領域的創新又下一城,其VIP會員能夠獲得更多優質內容選擇和優質的排播服務。
愛奇藝與奈飛的內容合作,將進一步有效遏制當前市場上的美劇盜版現象,為中國用戶提供正版高清的在線收看方式。《黑鏡》《怪奇物語》《心理神探》等熱劇,《馬男波杰克》系列動漫,以及競技類真人秀《終極怪獸》等多類型內容,均在愛奇藝首批片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