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出版行情參考(長江中文網)第17-03-10期
作者:長江中文網 時間:2017-05-02 17:04:44
一、數字出版
1.【兩會】“全民閱讀”第四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倡導”三年,終于“大力推動”!
來源:中國出版傳媒商報http://www.cnepaper.com/zgtssb/html/2017-03/07/content_1_3.htm
摘 要:
“大力推動全民閱讀,加強科學普及”,這句話出現在3月5日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于3月5日在京開幕,“全民閱讀”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表述,從過去三年的“倡導”升級為今年的“大力推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對此最為興奮,“這不只是字面上的變化,而是整個國家對全民閱讀重大意義認識上的升華,為全民閱讀扎實、深入、有效地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對于政府來說,‘推動’就是必須要做”,全國政協委員、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斬釘截鐵地表示,“各級政府從工作報告得到了明確的指令,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應就全民閱讀作出安排,考察具體實施效果,責無旁貸。”
2.【兩會】本屆人大加大文化立法工作力度
來源:中國出版傳媒商報http://www.cnepaper.com/zgtssb/html/2017-03/07/content_1_4.htm
摘 要:
3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傅瑩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的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201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兩部法律于今年3月1日正式實施。針對文化立法的相關問題,傅瑩表示,2016年通過的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每當經濟進入一個繁盛的階段之后,往往就會出現文化、藝術的大發展。現在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5萬元人民幣,也接近了國際上中等收入的水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斷上升。在我國現有法律體系中,文化類法律相比而言確實少一些。本屆人大常委會加大了這方面的工作力度,已經通過了電影產業促進法、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正在制定文化產業促進法和公共圖書館法,準備修改文物保護法和著作權法。
3.2017年數字出版往何處去,一線出版人預測發展趨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http://data.chinaxwcb.com/epaper2017/epaper/d6458/d7b/201703/75673.html
摘 要:
隨著數字時代的高歌猛進,數字出版也在乘風破浪,而且發展日新月異。2017年數字出版業將會如何發展?書面語媒體網(Written Word Media)綜合匯總了行業專家和獨立作家撰寫的預測文章,并接觸了一些工作在一線的數字出版人,最終匯總了2017年數字出版業的幾大趨勢,以供行業參考。
1.電子書銷售將繼續增長:數字出版業盛會發布的《世界電子書大會白皮書》中指出,去年成年人小說銷售的70%都來自于數字出版,《白皮書》還預測電子書閱讀器將在2017年繼續增長。更多的電子書閱讀器讀者也意味著更多的電子書銷售量,對于作者來說,2017年在電子書平臺推廣自己的作品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對于首次嘗試寫作的作者而言,電子出版也將是一個比較容易進入出版行業的方式。
2.智能家居促有聲書流行:皮尤研究中心報告顯示,2016年有聲書聽眾有所增加,1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曾經選擇聽書這種方式。不只是2016年,在過去3年中,出版業增長最快的領域都是有聲書。目前,全球的有聲書產業估價約35億美元,2016年美國的有聲書銷售額達18億美元,大多數零售公司的有聲書業務的增長達到3位數,預計2017年這種趨勢仍將持續。
3.數字營銷或將決出勝負:2016年,臉書廣告受到了大大小小各類企業的歡迎,其廣告需求因此急劇增加。這不可避免地提高了臉書的平臺運營成本,使得其投資回報率有所下降。《自我出版方程式》一書作者馬克·道森建議廣告商可以使用亞馬遜營銷服務廣告作為對社交媒體廣告的補充:“亞馬遜營銷服務廣告很可能成為廣告行業的一大事件。我已經從相當大的規模上對它們進行了試驗,并且實現了80%的穩定投資回報率。對于那些精明的作者來說,將傳統的成本策略與數字營銷方式相結合,可以在出版市場上拔得頭籌。”
4.一個人 一段文: 《朗讀者》點燃閱讀熱情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http://www.chinaxwcb.com/2017-03/10/content_352955.htm
摘 要:
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朗讀者》等文化類節目的熱播,已經喚起了人們對閱讀的熱情,同時他指出,推動全民閱讀,一定要使更多的人讀起書來。文化節目要真正發揮推動閱讀的作用,還要激發大家閱讀的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從而帶動觀眾在看完節目后去認真研讀相關的書籍。
《朗讀者》在推動閱讀方面,除了體現在節目結束后給觀眾帶來的影響,還為了讓更多人參與到朗讀,真正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到《朗讀者》當中,重燃觀眾對閱讀的熱愛,節目還巧妙地設立線下朗讀亭。
據《朗讀者》節目外景工作人員說,朗讀亭是一個專門的流動錄音棚,里面有簡單的錄音和隔音設備,面向全體市民開放,每一個愿意讀書的人都可以進去朗讀。伴隨《朗讀者》在熒屏熱播,朗讀亭作為《朗讀者》的線下延伸,之前已經在廣州、北京、杭州駐留過,當前正在西安駐留。“朗讀亭每到一地,都會成為媒體和大眾關注的焦點,亭外都會排起長長的隊伍,引起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在亭外聚集,等待著朗讀。”工作人員介紹說。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在節目首播后第一時間于微博發文點評:“央視《朗讀者》別具一格,‘慢下來’用朗讀做電視,真是稀缺而有價值的電視文化。但愿這個新突破,能夠喚醒公眾讀書之心,助推全民閱讀蓬勃興起,也對文化強國建設和民族文化傳承,作出獨特的貢獻。”
5.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推薦2017年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的通知
來源:國家廣電總局http://www.sapprft.gov.cn/sapprft/contents/6588/316996.shtml
摘 要:
為指導各地做好2017年農家書屋出版物的選配、采購工作,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決定編制《2017年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3月7日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關于推薦2017年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的通知》。
通知中推薦出版物的內容要求:
1.推薦的出版物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突出“中國夢”的宣傳教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傳統美德,倡導文明新風和優良家風、鄉賢文化等。鼓勵報送全國性文藝評獎獲獎優秀作品,推薦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2.推薦的出版物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著力宣傳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定文化自信,堅持服務人民,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文化氛圍。
3.推薦的出版物要滿足農村文化小康建設的實際需求,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豐富農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提升文明風尚和科學素養。一是以幫助農民增收致富、推動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重點,推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供給質量、推進智慧農業、培育鄉村工匠、創新生產經營方式等推動智力扶貧的出版物。二是以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為重點,推薦生動活潑、富于童真,能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價值觀、增長知識、提升素養的出版物。三是以提高農民防災自救能力為重點,推薦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生活健康、應急自救、維權保障等方面的出版物。同時,推薦出版物要充分考慮老年人、婦女、殘疾人等群體的閱讀需求。
推薦出版物的品種分為圖書、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報刊,其中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推薦范圍為:2017年2月底前已經出版,且在市場上繼續銷售的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平均每家出版單位報送品種數量不超過5種(每個品種光盤數量一般控制在5張以內),各省(區、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可根據本地區出版單位實際情況進行統籌調配。總局“2016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出版物”可直接參與評審,不占用出版單位的申報名額。
二、網絡文學
1.兩會提案:提升原創版保護力度迫在眉睫,網絡文學抄襲亂象需遏制
來源: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7-03/01/c_129497386.htm
摘 要:
與以往一樣,每次全國兩會召開,政協委員們的提案都是社會各界最關注的熱點。隨著社會公眾版權保護意識的大幅提升,今年部分政協委員又將目光鎖定在版權領域,他們所上交的提案關注點也變得更多、更具體。本期《版權監管》周刊封面版將部分政協委員們的聲音真實地傳達給讀者,期待有更多讀者來稿參與其中的問題討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協會副主席、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王興東向版權執法部門提四個治理建議:
建議一 國家版權局應根據《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及時就相關侵權且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實施行政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侵權制品、沒收安裝存儲侵權制品的設備、沒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權制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特別是通過沒收違法所得,以增大侵權成本,對抱有僥幸心理的主體起到威懾作用。
建議二 公安部與國家版權局應該重點配合,加大打擊力度,版權局應該發揮自身優勢特點,協助配合公安部門立案偵查以及處理侵犯著作權犯罪案件,追查到底。版權局可協助公安部門審查版權證明文件,協助確認被侵權作品,就作品對比等出具鑒定意見,為違法認定提供專業的意見或標準供參考。
建議三 文化部、工信部、廣電部門應當建立文化行業誠信體系,明確懲戒措施,對有劣跡的相關人員建立“黑名單”制度,為行業和社會公眾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建議四 網監部門應當就此責成文學網站、涉嫌銷售“抄襲軟件”的電子商務平臺加強自審、自查、自糾,從根源上杜絕嚴重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犯罪行為。
為了讓整個文化產業走上健康規范的道路,針對這種網文抄襲之風、“抄襲軟件”泛濫的行為,需要及早制定應對良策。個別主體自行尋求司法救濟的手段難度大、周期長且只針對個案,要想從源頭上遏制相關行為,營造一個良好的文藝創作氛圍,保持中國文藝創作者的創作活力,這就需要一個良性的防控機制,相關主管部門有責任加強溝通協作,發揮聯動作用,通過及時有效的行政手段進行維護。
2.【兩會】沉下心,用精品繁榮文藝創作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http://www.chinaxwcb.com/2017-03/10/content_352930.htm
摘 要:
“當前我國文藝創作隊伍不可謂不龐大,為文藝服務的組織及機構不少,國家投入力量也不小,但有筋骨、有溫度、有真情實感、有鮮明個性、有中國氣派的文藝作品還不太多。”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葉小鋼提出的疑問,也是今年全國兩會很多代表委員心中共同的問號。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民族大學圖書館館長盧云輝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精品不是打造出來的,精品需要時間慢慢孕育培養。”僅僅一時暢銷的圖書、影視作品是擔當不起精品稱號的。盧云輝說:“凡是精品,必將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金子’,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堅持用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繁榮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創作,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檔案等事業。”盧云輝感到深受鼓舞,“要用精品繁榮文學藝術創作,我們常說‘寧坐十年冷板凳’,只有這樣的心態,才可能出精品。精品根植于整個社會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養,需要我們提供文化升華、文化培育的環境和氛圍。一個民族只有熱愛學習、熱愛讀書、熱愛思考,才可能推出源源不斷的精品。”
三、影視改編
1.2017國產劇發展趨勢預估
來源: 北京青年報http://epaper.ynet.com/html/2017-03/07/content_241191.htm?div=-1
摘 要:
(1)廣電總局談電視劇調控:日前,由中影股份影視人才培訓中心主辦的“電影電視劇及網絡視聽節目產業政策解讀會”在京舉行。廣電總局電視劇司規劃處處長陳偉在解讀政策時提示參會者,玄幻架空題材市場層面和政策層面存在調控風險。
據介紹,2016年電視劇申報體量達1646部,集數6萬多集,通過審查的有1208部,其中有30%未通過。備案公示后的電視劇,按題材劃分為:當代題材、近代題材、古代題材及重大歷史題材和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其中,當代題材數量龐大,有668部,占比55%,加上現代題材的4%,總占比近60%。陳偉表示,此類型題材是影視創作中政策上比較倡導的。近代題材和古代題材,分別占比20%。陳偉指出,近代題材以抗日題材為主,這一類型在前幾年的占比是比較高的,達到25%。但由于其過度娛樂化的現象,總局作出了相應調控。下調后,剩余的5%給到了古代題材中,這讓古裝劇的體量有所提升。但陳偉提示,古裝劇的體量控制電視臺一直有規定,即每年黃金時間古裝比例不能超過15%,加之網絡興盛后,玄幻架空題材的內容越來越多,市場層面和政策層面相關調控的風險還是有的。
重大歷史題材和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此類型的體量很少,但是因為講述國家領導人,所以在審核要求上也更加嚴格。想要涉足此題材的公司必須要具備相關資質,或與具有相關資質的公司合拍。最后,陳偉指出,選擇國家發展的重要節點,是比較有利的。比如建黨90周年,改革開放40年,澳門回歸等。其中優秀的劇本,總局也會提供相應的支持,如資金上的扶持,黃金時段播出等等利好的推動。
(2)制片人說融媒體時代下的電視劇市場趨勢和如何才能把握市場機遇、激發創意:上海電視劇制播年會的高峰論壇,堪稱國內電視劇行業一年一度的“華山論劍”。本屆以“融媒時代電視劇的品質堅守與藝術突破”為主題,邀請到《歡樂頌》、《射雕英雄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法醫秦明》、《中國式關系》等2016年表現最突出作品的操盤手,圍繞“融媒體時代下的電視劇市場趨勢”和“融媒體時代下,如何才能把握市場機遇,激發創意”等主題論道。其實說白了就是如何面對由90后、00后組成的,被戲稱為“九千歲”的全新主流受眾,是舔跪迎合還是站直嘍就把錢賺了。
2 融媒時代下,電視劇的主要受眾群從中年人向以90后、00后為代表的年輕人轉移,被戲稱為“九千歲”,為迎合“九千歲”的觀劇偏好,有些電視劇的投資和制作公司花高價購買熱門IP、流量明星擔綱主演,最后卻不一定能出好成績。在給“IP”、“流量”等熱門詞匯“潑冷水”的同時,嘉賓們一致認為,做好自己的那道“菜”比盲目的“討好”要明智許多。
2 “IP不用太嗨,但是也不用唱衰”為這一話題作總結,他認為在市場的檢驗下,沒有IP劇、原創劇的差異,只有好劇、爛劇的分別。很多IP劇粗制濫造并不是IP本身的問題,創作者是否用心才是影視化改編的核心。
2 IP熱潮的高峰雖已過去,但不可否認的是,優秀的文學作品仍然并將持續為電視劇作品提供最新鮮的題材和最動人的故事。電視人應該捫心自問:“我們的初心是什么?原創也好、IP也好,英雄不問出路,我只要你的內容能打動我的初心。我們在社會表達和自我責任中要取得平衡,要對社會有利,我們要堅定這樣的價值觀。”
2.日本漫畫、小說、影視劇等優質IP紛紛受國內廠商青睞,多部作品改編電影
來源:中國國際動漫網 http://www.chncomic.com/info/201703/41952.html
摘 要:
隨著影視市場對IP的搶奪日益激烈,更多中國的影視公司將觸角伸向了國外。日本的漫畫、小說、影視劇等優質IP具有廣大的粉絲和市場號召力,頗受中國市場的青睞。
近日相關影業宣布《陰陽師》即將被改編為大電影,于2018年國慶上映,引起了網友的討論。《陰陽師》作為一款3D和風手游為大眾熟知,自去年6月份上市以來幾乎成為當下最受歡迎的手游。最為中國讀者熟悉推理作家東野圭吾,的多部作品被中國影視公司買下改編版權,其中英皇電影及萬達電影獲得《解憂雜貨店》的華語電影及電視版權并投入拍攝,被認為是東野圭吾的巔峰之作的《嫌疑人X的獻身》由蘇有朋導演,并即將上映。東野圭吾的作品《悖論13》的中國改編將由賈樟柯擔任監制。《綁架游戲》將被中國翻拍為網劇,這部劇發售之后在日本已經被拍為真人電影,這是東野圭吾作品中少有的從罪犯角度出發的作品。
日本的影視文學改編傳統于電影發展初期已經產生。日本近當代的優秀文學作品,多次被搬上銀幕。日本著名電影大師黑澤明憑借《羅生門》獲得金獅獎 ,成為金獅獎歷史上首位亞洲人,這部作品情節方面則主要取自作家芥川龍之介的小說《莽叢中》,而電影的背景和名字準則取自芥川龍之介的另一部小說《羅生門》。黑澤明的劇本遺作《黑色假面》也將在中國拍攝。《黑色假面》改編自19世紀美國文豪愛倫坡的小說《紅死病的面具》,該片將于2020年上映。另外,日本動畫大師新海誠的《秒速五厘米》將由華視娛樂翻拍為中國真人版電影,已經被列入2017年新片片單。日本內容產業發達,注重對日本民族文化的挖掘,使得日本的文化產品在面臨歐美文化強勢沖擊時獨具東方色彩。同處于漢字文化圈,日本文化產品對中國年輕人也具有吸引力。一些具有社會現實意義的話題同樣能夠引起中國觀眾共鳴,這類高收視高口碑的社會現實類題材也是中國翻拍的選擇。
此外,日劇《龍櫻》、《求婚大作戰》、《約會戀愛究竟是什么呢》、《最完美的離婚》、《深夜食堂》等,這些講述都市年輕男女在面對工作、愛情時的迷茫及人生重大事件所遇到的困擾和抉擇等題材,受到中國影視翻拍的青睞。不僅如此,這類作品也是亞洲其他國家熱衷改編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