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楚陽市副市長雷本順,由于貪圖享樂,嗜賭成性,從違紀走向違法,一步步走向深淵,走向瘋狂,最終晚節不保,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成為楚陽市建國以來最高級別的腐敗官員,被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受雷本順腐敗案牽連,雷本順原分管的市直交通、城建等領域,包括各個縣市區的交通、城建系統,發生地震式坍塌,各級官員大規模涉案,牽出領導干部30余人,其中相關單位“一把手”6人,科級以上干部24人,該領域所謂干“肥差”者基本一個不保。楚陽市最嚴重的吏治腐敗如山洪般爆發。
新任市委書記從省城緊急空降而來,在全市掀起一股反腐風暴。楚陽市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反腐洗禮。雷本順窩案被連根拔起,雷本順原搭檔市政府副秘書長何國清被撤職查辦另案處理;原市交通局、城建局一把手均落馬,十幾位科級干部被判刑,四十多位黨員干部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雷本順的老師、退休老領導唐副市長,對雷本順腐敗案甚為震驚和痛心,直呼“想不到”。他沒料到雷本順思想蛻變到如此地步,而且偽裝得非常巧妙,他竟從來沒有覺察過,氣憤得將雷本順十多年前送他的書法作品扯得粉碎。
吏治清明從來就是楚陽人的心愿。人們在茶余飯后不禁要問:“雷本順分管工作的領域,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范圍的腐敗?”
在新舊體制急遽轉換的年代,在不少楚陽干部看來,根本沒有花錢辦不成的事,已成了他們的一個信念。楚陽官場曾經盛行這樣一句順口溜:10萬元保位子,20萬元挪位子,30萬元選位子。跑官要官、買官賣官,幾乎成了一種市場行為。當事者都算過一筆經濟賬,投入多少,收益會有多少。
大大小小單位的領導,一旦當上唯我獨尊的“一把手”,心事大多不在工作上,跑官要官成為頭等大事。每天忙于結交人脈,請客送禮,拉關系,找靠山,“跑部錢進”成為常態。兢兢業業搞工作的,反被認為神經不正常,被人詬病不是沒能力就是沒后臺,反正往后難有好的前途。你說這是一種什么邏輯?
雷本順原工作單位所在地荊楚街,滿街清一色的名煙名酒店。不是楚陽人民愛喝酒,再說也不是個個都喝得起茅臺、五糧液這種名酒,這些店都是為收受禮品的人而開的。有人愛喝就有人投其所好,有人敢喝還怕沒人敢買?辦事人火急火燎送,話事人心安理得收,喝不了再轉手賣給店家。一天兩頭賺,店家自然樂不可支。光看這蔚然成風的名煙名酒排場,就知道其市場究竟有多大。
那一年楚陽市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等經濟犯罪案件329起,涉案人數341人,偵查終結284件,移送起訴274件,通過辦案為國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4000多萬元。其中最大一筆個人涉案金額330萬元,這人就是雷本順。
辦案人員在查處雷本順腐敗案過程中,在他家里收繳到一張明信片,一位小女孩在寄給雷本順的新年賀卡上這樣寫道:“雷爺爺,我爺爺與你共事多年,也沒得到提拔,您現在當副市長了,能不能幫我爸爸一下……”
2楚陽市在強力反腐的同時,出臺了“黨政機關治庸問責暫行辦法”,在全市開啟了以“正黨風、轉作風、樹新風”為主題,以“治庸提能力、治懶增效率、治散聚合力、治軟正風氣”為目標的治庸問責工作。
對全市黨政機關“庸、懶、散、軟”行為問責,堅持權利和責任相統一、教育與懲戒相結合的原則,建立集中檢查、明察暗訪、民主評議、群眾舉報、日常考核的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機制,強化黨員干部的席位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進取意識,保護和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治庸問責著力解決8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問題;紀律不嚴、自由散漫的問題;不思進取、無所作為的問題;政治意識淡薄、思想意識不純的問題;作風不實、效率不高的問題;不敢碰硬、不敢擔當的問題;學習不夠、能力不足的問題;精神情趣不雅、社會形象不好的問題。
問責方式包括通報批評、誡勉、調離崗位、停職檢查、責令辭職、免職、辭退或解聘等多種形式。
在“楚陽市黨政機關治庸問責暫行辦法”中,詳細規定了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究竟應當怎么做。
譬如,該辦法第一條,就規定了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履職過程中,執行力不強,政令不暢,不作為、亂作為,有下列情形的,應當問責:(一)大局意識不強,對上級重大決策部署執行不力,貽誤工作的;對職責范圍內工作分工不清、責任不明,導致工作落實不到位的;(二)工作中不講原則、不敢碰硬、不負責任、不敢擔當,工作績效平庸的;對本部門、本單位工作人員失察失管,或包庇護短、有責不究、執紀不嚴,出現嚴重問題或產生不良影響的;(三)不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提出的有關申請、投訴和舉報應當受理而不依法受理的;應予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人身權、財產權和其他權利而不予保護的;(四)不認真履行重要情況報告制度,遲報、漏報、誤報、瞞報、拒報工作情況,對管轄范圍內出現重大事故、重大事件、重大案件,不及時到場處置或處置不力、處置失當,造成重大損失或惡劣影響的;第二條規定了不積極主動、推諉扯皮、行政效能低下的問責情形:(一)對職責范圍內的事項故意拖延、相互推諉、不按規定時限或承諾時限辦理;對上級單位交辦的事項敷衍塞責,不按時辦理;對下級請示報告不及時辦理,久拖不決、不予答復,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二)對符合法定條件且資料齊全,應當頒發許可證、執照、資質證、合格證等法律法規規定的證照證書,無正當理由拒不辦理或超過辦理承諾時限的;(三)對應進駐行政服務中心的行政審批事項,未做到“應進必進”或授權不到位,導致服務中心窗口和部門內設機構“兩頭受理”的;對進入“綠色通道”的市重點項目未按規定執行“聯審聯辦”、“全程代辦”、“限時辦結”等制度的;
關于長江中文網 | 客服中心 | 榜單說明 | 加入我們 | 網站地圖 | 熱書地圖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鄂網文【2019】4555 271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鄂字5號 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鄂B2-20120044 鄂ICP備16020266號-5
客服電話 010-53538876 湖北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百度統計
發表評論
溫馨提示:請不要從WORD中直接復制書評,會造成格式錯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