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淅瀝,連家古宅高高翹起的飛檐上籠罩在一團云煙似的薄薄的水霧之中。古老的宅院,在雨中顯得越發清寒。
幾叢半枯萎的芭蕉,頂著火紅的喇叭。從前,連玉和弟弟時常摘下它的花朵,用嘴巴輕輕一吸,甜甜的狀如蜜汁一般的液體就吸進喉嚨。如今,那花兒開到半頹了,仍然都無人問津,和那青綠的芭蕉葉一道被秋風吹頹。窗邊的幾株金桂,淺粉色的花本是熱熱鬧鬧地開滿了枝頭,叫一夜秋風無休止的抽打,紛紛而落,樹下一地明黃,亮得有些扎眼睛,更襯出這老宅的寒索肅殺之氣。
道是“一層秋雨一層涼”,連云開身著薄衫竟然有些冷,還在秋媽有先見,硬要給孩子們套上件燈芯絨面薄棉夾襖。
“爹,我們……還回來嗎?”
連云帶著無限的留戀,看著這院子里的一切:這里有他爬過的梧桐樹,有他抓過雀兒的鳥巢,有他跟宋爺爺一齊捉過蛐蛐的老墻,搬開磚頭竟然有蹦起的蚯蚓,宋爺爺帶他一道去郊區的小溪釣魚。
“嘿……還沒走,你就想著回來?這點出息?”秋媽刮了一下連云的鼻子,慈愛地說。
“聽老街坊說,這老宅還是連家曾祖玉林老太爺起的呢!”秋媽也似乎有幾分神傷。
“不過,老爺不必神傷,千金散盡還復來,我就不信老爺滿肚子才學,會無用武之地。將來啊,老爺中個舉人,外放個撫臺,過幾年再封個王侯,到那時,還怕皇帝萬歲不給老爺敕造個連府?”
秋媽雖念書不多,但從小在連府耳濡目染,又極好聽鼓書藝人說書,戲聽多了,不免口才也受到熏陶,張口就來,且頭頭是道,雖然未見得有多少底氣。但是,在此刻已是愁緒萬千的連云開聽來,卻是十分受用的。
“秋奶奶說得對!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宋爺爺生前,不是說了嗎?要破釜沉舟,孤注一擲。那崇華巷乃繁華之地,爹爹可以自己設館教書,自己讀書,照顧營生,兩不誤。且那里讀書人聚集,爹爹可以跟他們談史論道,心情也會舒暢許多,不似在這老屋,都快憋死了!”
連玉連忙響應秋媽。自從爹爹決定聽從宋爺爺的話,賣了老宅去崇華巷租房長居,連玉的心就已經如同那枝頭的小鳥一般飛走了。她喜歡那充滿朝氣的場所,繁華之地,滿眼唇紅齒白的青蔥少年少女,不似這宅子,有著太漫長的歷史記憶,所以,陰暗,凝重,角落里,散發著一股老宅特有的霉味,偶爾夜里似乎還有怪異的響動。
“連先生,您能快點嗎?小人下午還有一趟生意等著呢。我等等無妨,恐誤了他人的時辰呀?!?br>
趕馬車的是一位中年漢子,正用一條烏灰的毛巾擦著流到脖子的雨水,見連云開站在院子里遲遲不出門,有些著急了。跟人事先約好的時間,倘若延誤了,非但工錢扣了,恐怕還要賠償人家。
從老宅到崇華巷馬車只需一個半時辰就到了。
那崇華巷果然是熱鬧,入口處是高大的五開間牌樓,中間可供五匹馬并行。巨大的漢白玉石柱子,別是一番恢弘景象。那牌樓中間鑲嵌著一塊寶藍底的金子匾額,上書遒勁有力的隸書:“崇華巷”。
連云和連玉撥開馬車的棉布簾子,將腦袋生出車窗外,眼睛都舍不得眨巴一下,生怕錯過任何一處風景:必隆居的醬鴨,六福居的燒鵝,李勝記的熏肉,泰昌隆的綢緞,風入松書社,玄覽畫院,聞道書院,書畫裝裱店,古玩市場,……
連云開掏出宋先生手繪給他的簡易地圖,找到了孫千總的老宅,但看那門楣,卻無府邸名字,單單寫著崇華巷47號。連云開疑惑了,莫非是宋先生記錯了?
他著急地四下張望,忽然看見一藍袍男子匆匆走來,他趕緊上前攔住了那人:“這位兄臺,敢問云州孫千總是住這條巷子嗎?”
那藍袍男子將連云開上下打量了一番,見他不似壞人,便充滿警惕地問:“你是何人?”
“哦,我是他從前一位故人的朋友,特意驅車拜訪!”連云開耐心地解釋。
“全家出動拜訪?您這不像是搬家呀?”那藍袍男子瞥見馬車里的連云和連玉以及秋媽,搖搖頭,表示不相信他的話。
“實不相瞞,我們……是投奔故人!”連云開沖那人一抱拳,誠懇地請求:“他是宋云逸老先生的表侄,我這里有宋先生的手札。……請兄臺行個方便,我們初來貴地,不懂規矩,也不知道巷子的布局,所以有勞兄弟指條路……”
“恩……看你們也不似唐突之人,我帶你們去吧!”藍袍男子看了看連云開遞過來的手札,雖面帶將信將疑的神情,但還是松松爽爽地答應了。
“如今,世道不太平,這崇華巷數月前,還鬧過幾起盜賊,杯弓蛇影,人心惶惶,大家也是怕了,故而對陌生人心懷警惕,還請您原諒!”
藍袍男子為剛才的怠慢表達歉意:“從前可不是這樣,這巷子民風淳厚,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那時還是宋墨林知府治下的云州城,如今……唉!”
連云開聽著藍袍男子的話,暗想這男子的身份究竟是何人?莫不是跟宋伯有些關聯,或者,是孫千總的什么人?
想到這里,他覺得還是謹慎起見,決意不隨便發話,一路上只管聽藍袍藍袍男子講,自己則不主動發話,偶爾也應幾聲:“是,是!”,或者“對,對!”。
“到了!”藍袍男子跳下馬車,指著面前的青灰色的建筑:“那就是孫千總的府邸,我先去報個信,先生請在此稍后片刻!”
一個身穿栗色長袍的男子快步出來,見到連云開,笑容滿面:“數月前,收到表叔的書信,言及你們要喬遷敝巷,又言及連先生居家簡樸清淡,特意叫人收拾了從前的老宅院,連先生若不介意,不妨暫居于此。”
關于長江中文網 | 客服中心 | 榜單說明 | 加入我們 | 網站地圖 | 熱書地圖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鄂網文【2019】4555 271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鄂字5號 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鄂B2-20120044 鄂ICP備16020266號-5
客服電話 010-53538876 湖北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百度統計
發表評論
溫馨提示:請不要從WORD中直接復制書評,會造成格式錯誤。
評論